1、当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时,原审人民法院应在三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和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原审人民法院还需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2、当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在三日内将上诉状交给原审人民法院,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1、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2、有确实、充分证据证明有罪而判无罪,或者无罪判有罪;
3、重罪轻判、轻罪重判,适用刑罚明显不当;
4、认为罪名不正确,一罪判数罪、数罪判一罪,影响量刑或者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5、免除刑事处罚或者适用缓刑错误;
6、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
有权提起上诉的人包括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被告人同意,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也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指的是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近亲属指的是夫、妻、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
简某标与佛山市某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行政纠纷案。简某标上诉称工商局存在行政不作为及违法收费问题,但原审法院依据调查的证据,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佛山市某工商行政管理局辩称其已依法履行歇业申请核准工作,收费系代理费而非行政收费。二审法院需对双方证据进行审查,
中国民事案件中上诉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介绍了上诉到开庭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但第二审审结期限有限。同时详细阐述了民事案件上诉的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等。文章还指出
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定时限。行政机关在公民或组织未履行具体行政行为时,有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时限为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起诉的,应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超过时限的诉讼将不予受理,除非有正当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条件及具体内容。该原则仅适用于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对二审法院有约束力,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包括刑期、刑种、附加刑和刑罚执行方法等。在共同犯罪案件、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罪名不当、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等情况都有具体适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