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人的身份限制
我国保险法对于受益人的身份并无特殊的限制,无论其为自然人、法人或其他团体,经指定后均为保险受益人。然而,台湾的简易人寿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以他人为被保险人时,需要保人或受益人与被保险人有经济上切身利害关系者方得要约』,明白揭示出简易人寿保险指定受益人时,受益人有特殊身份的限制,即以与被保险人具有经济上的利害关系者为限。此与保险法上的受益人,系属保险合同的关系人而非当事人,属于合同行为以外的第三者,无需与要保人或被保险人具有身份上或财产上的利害关系,有所不同。
依保险法第十一条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台湾保险法第十七条也规定『要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于保险标的物无保险利益者,保险契约失其效力』,均明白标举了保险利益只存在于投保人与被保险人或保险标的物之间。(法律条文虽未规定受益人需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间具有保险利益,但在实务上,受益人与投、被保险人间的关系,系投保书上必须记载的事项,且一般系保险人承诺与否的重要根据)。但是,**得克萨斯州保险法规定『受益人与被保险人自契约订立以迄给付时,都需有保险利益存在』,则严格且明确的说明受益人身份的局限性,限制受益人的身份,必须与要保人或被保险人有利害关系,应属立法特例。但与保险实务上的作法,颇为类似。
受益人指定权限的归属
依保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第六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同条第二款也规定,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时,须经被保险人同意及第六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可以指定一人或者数人为受益人。
依前述保险法相关规定内容观之,所谓投保人及被保险人均得指定受益人?按目前实务及学术界的看法,均认为保险合同为投保人与保险人基于双方合意而签订的协议,依合同享有各种因保险协议而产生的权利与义务,如保险红利受领权、受益人指定权及缴纳保险费的义务等,而被保险人只是保险契约的关系人,在合同关系中不具有直接的法律地位,仅因基于保险合同的射幸性及为避免道德危险的发生,保险法中乃赋予被保险人以受益人指定后的同意权,这只是消极的受动权。因此,笔-者认为,在人身保险合同中,受益人指定权应属于投保人。
房地产信托的定义及与之相关的方面。房地产信托是房地产开发商借助信托公司专业理财和资金运作经验,集合多个项目资金形成实力雄厚的资金组合,以信托贷款方式用于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包括发行股票和金融市场融资。房地产投资信托有三种形式:产权信托投资、抵押信托投
⑵ 海上保险合同是射幸合同。海上保险合同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保险费率,它是依照大数法则根据特定风险发生的概率厘定的。所以我国《保险法》第 30 条规定:“对于保险合同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有争议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
报案不及时导致事故性质、成因无法查清,保险公司免责。根据保险法的相关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及时通知,致使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难以确定的,保险人对无法确定的部分,不承担赔
关于时效期,《保险法》中有明确的规定,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权利,自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五年不行使而灭失。当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支付的保险金并不具有财产保险合同中的补偿性质,也不存在实际损失低于或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