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经过】
男子王-波(化名)在网上售卖自己的苹果笔记本电脑时,在和第一个买家谈好价格后,先是单方违约坐地涨价把电脑卖给了第二个买家,然后用快递单骗取了第一个买家的钱财。近日,成都市青白江区法院审理了这起诈骗案,王-波因犯诈骗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1000元。
2015年11月4日,被害人蒋某从互联网百度贴吧里了解到王-波售卖苹果笔记本电脑的消息,双方经QQ联系协商后,决定以1万元的价格进行交易。随后王-波又通过“闲鱼”网上交易平台以11000元的价格将该笔记本电脑卖给了马某,并通过快递发货实际交付。随后王-波又以该快递单骗取蒋某向其转账6050元。
蒋某在得知自己被骗后报案,王-波经民警电话通知后到案接受调查并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案发后王-波的亲属及时退赔了蒋某经济损失人民币6050元,并取得蒋某的谅解。
法院审理认为,王-波的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王-波经传唤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系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亲属退赔了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可以酌情从轻处罚。根据王-波的具体犯罪情节及悔罪表现,法院依法对其适用缓刑。
【法律解读】
主审法官表示,面对机会,王-波没有选择诚实守信的交易原则和做人准则,先是单方违约坐地涨价后把电脑卖给了后手买家,然后动了歪脑筋,用快递单骗取了前手买家的钱财触犯了刑法。法官表示,本案给我们的一个警醒就是,随着网络虚拟市场的兴起,各种网络诈骗也开始增多,在进行网上交易时应该自觉提高防骗意识,保障自身的财产安全,一旦发现被骗,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警求助。
消费者在交易中的自主选择权以及“买100送50”等捆绑销售行为对其的影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是其基本权利之一,而捆绑销售行为可能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消费者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如了解商品和服务、选择良好信誉的商家、拒绝强制销售等。保护自主
强卖行为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的问题,首先介绍了强迫交易罪、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和构成要件。接着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指出汤某和高某的行为并不符合强迫交易罪的构成要件,而更符合敲诈勒索罪的客观构成要件,应当对其进行定罪和量刑。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财产安全权利,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利,公平交易权利,赔偿权利,维权团体权利,知识获取权利,尊重权利以及监督权利等九项权利。文章详细阐述了每一项权利的内涵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要求。
合同诈骗罪的处理方式,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的处罚规定。自然人根据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可判处不同刑罚,单位犯合同诈骗罪则需判处罚金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个人合同诈骗和单位合同诈骗的量刑标准也有所涉及,详细阐述了不同数额和情形下的刑期和罚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