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事业单位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具有资产性质和职能的复杂性,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力、具有一定政府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机构。然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领导不重视财务管理:一些事业单位领导缺乏财务管理意识,对财务管理的政策法规了解不足,未将法规学习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同时,很多事业单位过于侧重经费支出审批程序等会计基础工作,忽视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职能,导致财务管理过于简单。
二、预算管理不规范:预算编制不完善,预算执行不够规范,经费使用缺乏计划性。部分部门未将应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统一纳入单位预算,隐瞒、截留财政资金和其他收入,私设小金库。预算支出随意性大,超发津贴、奖金,超支业务费的现象普遍,审批制度不严格,出现“专款不专用”的现象。
三、资产管理混乱:财产清查制度不健全,管理权责不清,特别是在固定资产上体现。有的单位长期以来未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和清理,导致资产使用效率低,流失严重。监督机制不健全,固定资产出租管理混乱,取得的收益没有上缴财政专户。事业单位缺乏制度化和程序化管理,导致腐败发生,虚增资产价值。
四、账户开立混乱,票据管理不规范:事业单位多头开户现象严重,造成资金分散,不易管理。同时,票据管理存在许多违纪问题,如领购手续不健全,核销上存在监督漏洞。货币资金管理有漏洞,部分事业单位变相隐瞒截留收入,账外资产问题严重。相关职务没有分离,现金管理问题突出。资金使用缺乏计划性,费用开支不透明,导致事业单位经费紧缺。
五、财务人员素质较差: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未经过系统的财会知识培训,理财观念陈旧,知识欠缺,方法落后。同时,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较薄弱,原始凭证不完整、以假充真,财务报告内容不全,普遍没有报表分析说明。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措施:
一、提高领导者意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领导者应该创新观念,确立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加强成本管理,树立成本观念,有效地把握和预计风险,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同时,领导者应该宏观调控、总揽财务,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督查,财务人员持证上岗,建立单位财务内部审计和控制制度。
二、加强预算管理:加强对预算编制的重要性认识,充分预见各因素,安排充足的编制时间,实行预算内外综合统筹,细化收支。严格执行部门预算,按项目、时间、进度支出,不准随意变更预算项目。确需调整预算或追加支出的,应按规定的程序报批。
三、加强资产管理:加强资产清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盘点,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建立以“钱物分离、互相牵制、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合理分工,明确职责。采用公开招标形式采购,增加物品采购的透明度。建立规范的仓储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
四、加强货币资产管理:规范银行账户,加强票据管理。严格按照规定办理银行开户和收支事宜,不出借出租账户,不公款私存。加强现金管理规定的执行,遵守现金使用范围,不挪用及白条抵库,不保留账外现金。加强往来款项的管理,建立项目决策负责制和决策失误追究制,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提高单位领导的理财意识。
五、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机构。单位应配备合格的财会人员,持证上岗。加强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全面掌握政策法规和专业知识。完善会计核算制度,规范财务核算,加强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的控制。
六、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加强内部财务控制,确保账目准确无误。建立内部财务制约机制,实行分级授权制,规范大额资金的流向。国库集中支付将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集中起来,便于财务处对下属各部门的预算资金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控制预算的实施。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解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管理轨道迈进,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积极的支持。
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的审计以及固定资产的审计。收入审计方面,讨论了存在的收入管理混乱问题,如未纳入账内核算的房租费和手续费等。固定资产审计方面,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固定资产增减变化未作账务处理、出租土地使用权合作建房未入账以及自行处置固定资产手续不健全等
事业单位人事编制的分类及相应的管理规定。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人事编制主要分为普通事业编制、工勤事业编制和挂靠事业单位的企业员工三类。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建立合同关系,对于旷工和考核不合格等情况,都有明确的处理规定。在新聘用工作人员时,应当面向
《上海市婚姻登记管理办法》中关于申请结婚登记所需的证件和证明规定,包括户口证明、居民身份证等。同时,文章还明确了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居委会的出证责任,并告知公众有权依法要求出具婚姻状况证明。如有疑问,欢迎咨询。
事业单位集资建房的性质和规定。集资建房是通过划拨土地,经政府批准,向特定对象集资供应住房的一种房地产开发行为。其供应对象限定为单位无房户和符合政府规定的困难家庭。《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规定,单位集资合作建房是经济适用房的组成部分,并需纳入当地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