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保证金,也被称为保修金,是指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约定的一种资金形式,用于保证承包人在缺陷责任期内对建设工程出现的缺陷进行维修。
根据2017年7月1日新执行的《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关键条款:
根据合同约定,发包人有责任按照一定的方式预留保证金。保证金的总预留比例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
合同约定,承包人可以选择以银行保函替代预留保证金。然而,保函金额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对于质保金的返还时间,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约定进行。如果约定不明确或者没有约定,那么在缺陷责任期满后,发包人应在接受建设
具体是当合同约定质保期限到后,无质量问题争议后,向建设方提交退还质保金的函就可以了。质量保修期管理部门在质量保证金退还审批表上签署返还意见、金额后,交由质量保证金管理部门审核,最终确定本次返还金额、返还形式并通知财务部办理相关返还手续。缺陷责任期内,
质量保证金常常是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出现,我们又称为“质保金”。施工企业除了要缴纳质量保证金外,还需缴纳质量保修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统一制度、统一标准、分级管理“的原则对质量保证金实行管理。质量保证金适用于旅行社违反旅游合同约定,侵害旅游者合法权
第一条 为规范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保修金)管理,落实工程在缺陷责任期内的维修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