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
案例:李女士到沙区某超市采购,正赶上超市散装大米打折,李女士见价格很低,就买了不少,一共称了200斤。可是拿回去没两天就发现新买的大米有部分发霉迹象。
消协观点:经调查,李女士一次性购买这么多散装大米是用于其经营的一家小快餐店使用,消协人员认真向李女士解释了相关规定,告诉李女士此种情况属于经营者间的购销行为,不属于消协受理调解范围。
(二)没有明确的诉求或者没有真实准确的被投诉方的;
案例:一女士购买了2000元的健身卡,消费两次后,健身中心因装修停办,后来该健身中心倒闭,没有其他人接手,该女士在投诉时,无法提供该健身中心的具体情况。
消协观点:类似于这样的投诉,没有具体明确诉求,也没有向消协提供被投诉方,属于消协不能受理的范围。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如果被投诉企业是有限公司,变更了经营场所、法定代表人或企业名称,消费者仍然可以对其进行投诉。
(三)因投资、经营、技术转让、再生产等以营利为目的活动引发争议的;
案例:去年,王先生听信宣传,花了2万元购买所谓一本万利的产品,但事后,王先生发现情况与企业宣传的不相符,王先生将此事投诉到消协。
消协观点:类似于股票和个人投资等引发的纠纷,并非生活消费纠纷,属于消协“不受理投诉”。因为有指定部门处理的约定的证据,消协也很难受理此类投诉。
(四)公民个人之间私下交易或通过非法渠道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
案例:市民张先生在某房地产中介签房屋托管合同,当时中介办公室内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在场,张先生看了合同内容后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就签了。几天后,张先生拿着合同找中介要求履约,却被告知该工作人员已离开中介,并且与张先生所签合同书上并无公司的公章,视为个人行为,所以中介并不承认。
消协观点:签合同必须有公章才具有效力,像张先生这样签订的合同视为个人行为,不属于消协受理范围。
(五)消费者对投诉商品或者服务的瑕疵在购买或者接受之前已经知道的;
一起洗浴中心责任纠纷案件。夏*峰在洗浴中心洗浴时突发状况身亡,其父母认为洗浴中心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而起诉。法院认定洗浴中心应承担次要责任,判决其赔偿相关费用和精神损害赔偿金。同时,夏*峰自身也应承担主要责任。
销售隐瞒新车缺陷的维权途径。当消费者遭遇消费欺诈,如汽车经销商隐瞒新车缺陷,可通过多种途径维权: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损
网购假货投诉的受理渠道及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可以向网络购物平台或消费者委员会投诉,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寻求赔偿。该法规定了消费者协会的职责,包括受理投诉、参与监督等。同时,消费者向有关部门投诉时,该部门应在七个工作日内处理并告知结
大学生家教不满意时消费者能否向消协投诉的问题。消费者投诉需具备书面投诉、明确的投诉对象、理由和凭据等内容。消费者协会不予受理购买商品用于生产或销售、企业经济纠纷等投诉,但受理消费者受到损害、经营者未履行法定义务等投诉。在投诉之前,消费者应咨询所在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