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国家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和中国**者报社联合开展的2015年度寻找“最美消费维权人物”活动于7月23日在北京举行启动仪式。
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常-宇在活动启动仪式上表示,回顾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30年的历史和成就,可以发现消费维权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特别是众多维权人士的无私奉献,成为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中国消费者协会、工商总局消保局、中国**者报社拟自2015年起共同发起在全社会寻找“最美消费维权人物”活动。
据悉,活动将通过发现和宣传普通消费者、公益维权人士以及普通维权工作者的感人事迹,颂扬他们在维权当中所做出的积极努力,以及在维权过程中所展现的法治之美、正义之美、坚韧之美和大爱之美。活动将以弘扬消费维权正能量,激发社会参与积极性,凝聚社会监督力量、推动维权协同共治为目的,为营造安全、健康、文明、和谐、公正、法治的消费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常-宇表示,多年来,全国消协组织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维权工作中,密切联系和依靠各界维权力量,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努力搭建协同共治的维权局面,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2015年中消协确定的消费维权年主题是“携手共治畅享消费”,目的是要发挥消协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社会各界消费维权力量,搭建维权共治新格局。这次活动将有助于推动形成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的共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消费维权。
据介绍,2015年“寻找最美消费维权人物”活动由人物推荐、人物展示、公开投票、表彰宣传等四个主要环节组成。“最美消费维权人物”将以自荐、社会推荐的方式产生候选人,最终经过网站和微信公开投票和专家审议,确定10名“2015年度最美消费维权人物”和20名“2015年度最美消费维权人物提名”。
从即日起,中消协将接受人物报名和推荐资料。国家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网站、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中国消费者报网站、中消协官方微信、中消报微信号将同步介绍活动的相关情况。同时,活动专用邮箱将接受人物推荐资料。
价格欺诈的法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需赔偿消费者所受损失的三倍金额或五百元。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也对价格欺诈行为进行了处罚规定,包括没收违法所得、罚款、
消费者的索赔权益,包括延时服务索赔、耽误使用索赔、免费赠品索赔和精神损失索赔等方面。消费者在遇到服务延误、产品不合格、赠品欺诈等问题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同时,文章还列举了消费者投诉不受理的几种情况,包括个人私下交易纠纷、商品保修期已过等情形。
消费者维权的途径及注意事项。文章介绍了协商和解、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和提起诉讼等维权方式。在协商和解时,消费者需注意经营者的故意拖延、无理拒绝和责任推卸行为。其他途径包括通过消费者协会调解、向相关行政部门申诉和提起诉讼等。诉讼是法定程序
虚假宣传对消费者权益的影响及索赔方式。当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等方式侵犯消费者权益时,消费者有权索赔。法律规定,如因虚假宣传受损,消费者可要求赔偿。经营者如存在欺诈行为,需按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金额。对于涉及消费者生命健康的虚假宣传,相关责任主体需承担连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