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争议 > 消费争议赔偿 > 哪些情况下消费者可以索要数倍赔偿

哪些情况下消费者可以索要数倍赔偿

时间:2024-02-03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371

我国民法中的民事侵权赔偿金

我国民法将民事侵权赔偿金分为约定损害赔偿金和法定损害赔偿金两种。其中,法定损害赔偿金又分为补偿性损害赔偿金和惩罚性损害赔偿金。然而,大多数人只知道“补偿性损害赔偿金”,即根据损失大小进行赔偿,对于惩罚性损害赔偿金的了解甚少。尤其是对于一些欺诈行为造成的损害,赔偿金额不仅仅是实际损失的两倍或多倍。那么,惩罚性损害赔偿金具体包括哪些呢?

商家应兑现“假一赔十”承诺

案例:在女友生日前一天,刘-静和男友汪-博进入了一家眼镜店。刘-静看中了一副纯天然的水晶眼镜,价格为1.2万元。为了避免上当受骗,他们特意要求商家在发票上明确写明是纯天然水晶眼镜。商家不仅照办,还指着店门口的提示板说:“本店所售商品一律‘假一赔十’”。然而,在秋日阳光明媚的时候,刘-静戴上眼镜后并没有感到清凉,反而觉得眼睛和周围皮肤有一种火辣辣的炙热感。经过相关权威部门的鉴定,发现该眼镜镜片并非天然水晶制作。汪-博和刘-静找到商家,要求按照其承诺进行10倍赔偿。然而,商家却表示只能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一倍的赔偿,认为“假一赔十”不公平。

点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如果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应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金额,增加的赔偿金额应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双倍赔偿。

然而,本案与其他案件不同之处在于,商家明确在店内告示中承诺“假一赔十”。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处理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或向消费者作出的承诺履行义务。如果经营者的承诺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并严于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应按约定或承诺履行。根据上述规定,汪-博可以与商家协商兑现“假一赔十”的承诺,如果协商不成,可以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劣质食品造成人身损害,可要求十倍赔偿

案例:关女士住在市郊,去一家超市购买奶粉时正好碰上商家的促销活动,于是一次性购买了5袋奶粉。然而,几天后,她的儿子开始出现腹泻症状,关女士为儿子的治疗花去了900多元医疗费。经过有关部门的检验,发现这些奶粉是过期的劣质奶粉。关女士找到超市要求退货并赔偿损失,但超市只同意退货,不同意赔偿。

点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规定,消费者在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要求。根据第四十一条规定,如果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导致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身体受伤,应支付医疗费等费用。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关女士有权要求超市赔偿医疗费等损失。

此外,商家以次充好、以过期劣质食品冒充合格食品属于欺诈行为,还应承担惩罚性损害赔偿金。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要求生产者或销售者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因此,关女士可以要求超市按购买奶粉价款的十倍数额进行赔偿,如果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一房二卖,可要求双倍赔偿

案例:今年6月,王先生在市区的一个小区选中一处新楼房,立即与房屋包销人签订了购房协议,并在一个月内付清了购房款。王先生拿到了房屋钥匙。然而,在接下来的4个月里,王先生多次找到包销人要求协助办理过户手续,但对方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诿。过了4个月,一位陌生人刘某找上门来,要求王先生搬出这套房子。原来,包销人将该房屋卖给了刘某,双方办理了过户手续。

点评:王先生虽然没有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但可以要求包销人退还购房款及利息,并要求双倍赔偿损失。

根据物权法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必须依法登记才能产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尽管王先生与包销人的购房合同是合法有效的,但由于未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该房屋的所有权并未转移给王先生,而刘某虽然是后来购买的房屋,但由于双方办理了产权过户手续,成为该房屋的合法所有权人。因此,王先生只能追究包销人的违约责任。鉴于包销人的违约行为属于欺诈行为,应适用“惩罚性法定损害赔偿原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如果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将该房屋再次卖给第三人,导致买受人无法取得房屋且无法实现购房合同目的,买受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返还已支付的购房款及利息,并可以要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支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价格欺诈的法律处罚

    价格欺诈的法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存在欺诈行为,需赔偿消费者所受损失的三倍金额或五百元。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也对价格欺诈行为进行了处罚规定,包括没收违法所得、罚款、

  • 网络维权的困难与法律保障

    网络购物的便利性与缺陷,以及法律保障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网络购物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购物的便利,但也存在缺陷,容易引起纠纷。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多项法律保障措施,如三倍赔偿、个人信息保护、七天无理由退货以及消费者维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等,以保护消费者

  • 消费者的索赔权益

    消费者的索赔权益,包括延时服务索赔、耽误使用索赔、免费赠品索赔和精神损失索赔等方面。消费者在遇到服务延误、产品不合格、赠品欺诈等问题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同时,文章还列举了消费者投诉不受理的几种情况,包括个人私下交易纠纷、商品保修期已过等情形。

  • 售卖三无产品被起诉至法院,法院会如何判决

    售卖三无产品被起诉至法院的情况。法院会根据具体案情判决,若经营者无法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商品符合法律要求,一般会裁定经营者败诉。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经营者需承担相应民事责任,消费者可要求三倍赔偿。同时,消费者可向相关部门举报,保护自身权益。

  • 消费欺诈的构成要素
  • 网络团购消费者如何维权
  • 商家提供商品有欺诈行为的怎么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