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6条的规定,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其职责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7条的规定,消费者协会履行以下职能:
1. 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
消费者协会向消费者提供相关的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帮助消费者了解商品和服务的信息,以便做出明智的消费决策。
2. 参与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消费者协会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确保商品和服务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向行政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
消费者协会就与消费者合法权益相关的问题,向有关行政部门反映、查询并提出建议,为消费者争取合法权益。
4. 受理消费者投诉和调解
消费者协会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和调解,帮助消费者解决消费纠纷,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 提请鉴定部门鉴定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
如果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消费者协会可以提请鉴定部门进行鉴定,并要求鉴定部门告知鉴定结论,以为消费者提供有力的证据。
6. 支持受损害消费者提起诉讼
消费者协会在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方面,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7.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揭露和批评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消费者协会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揭露和批评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引起社会关注并推动问题的解决。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能,为消费者协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在进行产品责任诉讼时所需满足的证据要求,包括证明产品存在缺陷、损害由产品缺陷造成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消费维权的五种途径,包括协商和解、投诉调解、行政申诉、提请仲裁和提起诉讼。消费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的维权资格,包括九项基本权利,如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权、自主选择权等。同时,也强调了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应遵守社会公德,不得滥用权利,尊重经营者的劳动和服务。
消费者协会的法定职责及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措施。消费者协会根据法律规定,向消费者提供有关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参与监督和检查商品和服务,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受理投诉并调查和调解,提请鉴定部门鉴定,支持受损害消费者提起诉讼,以及揭露和批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导则,目的是规范消费者协会的受理投诉工作,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导则包括处理投诉的原则、依据、适用范围,以及受理投诉工作机构的设置和职责等内容。消费者协会应当设立受理投诉工作机构,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保护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