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单位向认证机构递交书面申请,包括填写申请书及附件。附件内容应提供申请单位关于质量保证能力的信息,其中应包括一份质量手册的副本,申请认证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产品名录和简介,以及申请方的基本情况等。
认证机构对申请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这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关键环节。审核工作程序包括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
文件审核主要针对申请书的附件,即申请单位的质量手册和其他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材料。
现场审核的目的是通过实地查证质量手册的实际执行情况,评估申请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判断是否具备满足认证标准的能力。
审核组完成现场审核后,编写审核报告,并由全体成员签字后报送审核机构。
认证机构对审核组提出的审核报告进行全面审查。如果通过审查,则认证机构予以注册并颁发注册证书。
如果需要改进后方可通过认证,认证机构将书面通知申请单位需要纠正的问题及完成修正的期限。在期限到期后,进行必要的复查和评价。只有在证明确实达到规定条件后,才能批准认证并注册发证。
如果决定不予批准认证,认证机构将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不予通过的理由。
认证机构对获准认证的供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监督管理,有效期为3年。
监督管理工作包括供方通报、监督检查、认证注销、认证暂停、认证撤销以及认证有效期的延长等。
申请方、受审核方、获证方或其他方对认证机构的活动持有异议时,可向认证机构或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认证机构或其认可机构应及时处理申诉。
(一)它代表现代企业或政府机构思考如何真正发挥质量的作用和如何最优地作出质量决策的一种观点。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
申请者自愿选择一家认证机构,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格式向认证机构提出书面申请。书面申请的内容包括:组织名称、总部地点、多场所的名称和地点、员工总人数、生产班次、产品名称、申请认证的范围及专业类别、申请认证的标准、删减条款的细节、体系开始运行的时间、申请认证
如果前期工作不做,直接编制体系文件就容易产生系统性、整体性不强,以及脱离实际等弊病。
若经审查不符合规定的要求,认证机构将及时与申请单位联系,要求申请单位作必要的补充或修改,符合规定后再发出“接受申请通知书”。现场审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查证质量手册的实际执行情况,对申请单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做出评价,判定是否真正具备满足认证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