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与商店发生纠纷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投诉和解决问题。商店设立投诉部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选择电话投诉、面对面投诉或书面投诉的方式与店方的投诉部门协商解决。在投诉过程中,消费者应当留意记录店方接待者的姓名和对话的内容,以便于解决问题。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直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消费者协会在经审查后,对符合投诉范围和消费者协会管辖范围的投诉,将予以受理并进行调查和调解。然而,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投诉,消费者协会将不予受理。
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他们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同时要求消费者协会给予支持,以促进公正裁判。此外,消费者还可以直接向各级人民政府所属的与保护消费者权益相关的职能部门,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等申诉,请求解决纠纷并处理经营者的违法行为。
消费者在进行投诉或申诉时,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在书面材料中载明以下相关事项:
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及其认定标准。商场搜身行为是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权的典型案例,必须具备违法性,不得拘禁自然人身体自由。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还包括非法妨害行动、妨害公路通行、侵害通信自由和非法强制医疗等。遇到类似情况,建议消费者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消费者设立的九项权利,包括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等。这些权利涵盖了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的各项权益,包括人身财产安全、真实情况了解、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公平交易、获取赔偿、结社权、获得相关知识权以及受尊重权等
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包括质量不符合约定的违约责任和合同内容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补充协议。同时,文章还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如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以及经营者应保证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此外,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法律规定也被提及。
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具体包括欺诈或胁迫手段订立条款、恶意串通损害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加重对方责任排除权利、造成人身损害免责条款无效以及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无效格式条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