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 > 价格欺诈赔偿标准,价格欺诈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价格欺诈赔偿标准,价格欺诈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时间:2023-12-03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6630

价格欺诈赔偿标准及其表现形式

价格欺诈赔偿标准

根据国家发改委出台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对于从事价格欺诈行为的经营者,其赔偿标准为三倍。若赔偿金额不足500元,则需补足至500元。

价格欺诈的表现形式

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以下是价格欺诈的常见表现形式:

1. 虚假标示: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的商品名称、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与实际不符,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购买。

2. 双重标价: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价目表,以低价吸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

3. 欺骗性标价:使用欺骗性或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计量单位等标价,诱导他人与其交易。

4. 无依据的价格表示:标示的市场最低价、出厂价、批发价、特价、极品价等价格表示没有依据或无法比较。

5. 折扣欺诈: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

6. 处理品标示欺诈:销售处理商品时,不标示处理品和处理品价格。

7. 馈赠物品欺诈:采取价外馈赠方式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不如实标示馈赠物品的品名、数量或者馈赠物品为假劣商品。

8. 附加条件欺诈: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含糊标示附加条件。

9. 虚假优惠欺诈: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

10. 不履行价格承诺: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前有价格承诺,但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

11. 虚假比价欺诈: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12. 质量与价格不符:采取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数量等手段,使数量或质量与价格不符。

13. 虚假定价: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谎称为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实体店退换货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实体店退换货的具体法律规定。消费者在实体店购买的商品,若存在质量问题或不符合约定,可依法进行退换货。对于网络等销售的商品,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也可无理由退货。同时,消费者协会在处理消费者投诉时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依

  • 双十一卖家虚假活动怎么赔偿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如果双十一卖家存在虚假活动,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退款并增加赔偿金额,赔偿金额为购买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的3倍,最低为500元。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商家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否则将受到罚款和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 手机价格欺诈赔偿标准

    手机价格欺诈赔偿标准规定,经营者若有欺诈行为,应按消费者要求赔偿其损失,赔偿金额为购买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价格欺诈行为包括标价与实际不符、使

  • 网购价格欺诈赔偿标准解析

    网购价格欺诈赔偿标准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确定的。如果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存在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金额,赔偿金额为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

  • 价格欺诈的赔偿标准
  • 价格欺诈赔偿标准,价格欺诈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 法律角度探讨:价格欺诈的界定标准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