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15”即将到来,相关的消费者维权小程序也出现了。
2017年3月14日,国家工商总局在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上线启动仪式上,正式发布“12315”小程序,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在微信上进行投诉举报了。
自2017年1月9日小程序正式上线后,越来越多的政务民生服务以小程序的形态在微信平台上出现,为市民提供了很多生活上的便捷。
“3·15”前夕,“12315”维权小程序上线
“12315”小程序怎么用?用户在微信客户端最上方搜索窗口搜索“12315”,点击“搜一搜”即可访问“12315”小程序。之后,用户便可投诉、举报和查询相关维权知识。比如:
一、可选择“我要投诉”对日常生活消费或服务中与商家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事件进行投诉。
二、选择“我要举报”对商家涉嫌违法违规经营的行为进行举报,一旦投诉或举报成功,就会生成案件编号,用户可以通过12315小程序的个人中心随时查看投诉举报反馈进度。
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12315”小程序查询经营者基本信息及地理信息,了解消费者维权法规和维权知识。
投诉或举报成功后,就会生成案件编号,可以通过12315小程序的个人中心随时查看投诉举报反馈进度。
“12315小程序”的推出,对原来以电话服务为基础的12315服务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补充。
小程序容易获取、体验轻便、不需安装下载、用完即走的特点,为普通消费者进行投诉和举报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固定的入口,也为国家工商总局和各地工商、市场监管部门高效收集和管理、处理和反馈维权诉求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渠道,监管部门可以通过该小程序实现消费者诉求网上处理流程透明化,极大提升政务民生服务的体验和效率。
赠品是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问题。商家承诺的赠品是购物合同中的一项条款,商家需按约定提供赠品并保证质量。如赠品存在质量问题,商家应承担“三包”责任。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采取措施维护权益。商家的赠品行为是附条件赠与行为,如商场违约需承担侵权责任。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新规定,旨在规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的程序,保护消费者权益。规定包括管辖范围、处理程序、投诉形式、调解方式等,并强调工作人员不得滥用职权。同时废止了之前的两个相关办法。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六大亮点。其中包括商业欺诈三倍赔偿、网购七天无理由退货、新车半年内出问题商家负责举证、虚假广告代言明星承担连带责任、网购纠纷可告交易平台和消费者信息商家须保密等规定。新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有力的保护。
在网上购物时,如果遇到诈骗,应该先保存好相关证据,首先尝试通过协商解决,如果协商无果,可以采取其他手段处理,并向消费者协会举报。如果诈骗行为达到了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其刑事责任。投诉的途径包括向交易平台、消费者协会、快递公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