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者权益法动态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霸王条款是怎么规定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霸王条款是怎么规定的

时间:2024-01-07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6659
日常消费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霸王条款”,这是商家为了个人的利益而规定的条款,对于消费者的权益有损害。但并不是消费者认定的“霸王条款”就是不合理,合不合理还要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看。那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霸王条款是怎么规定的?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解答。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霸王条款的规定及应对措施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商家不得通过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制定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减轻、免除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如果这些文件中包含上述内容,其内容将被视为无效。

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当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时,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以合理的方式提醒对方注意免除或限制责任的条款。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的,且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根据《合同法》第四十条,如果格式条款符合本法第52条和第53条规定的情形,或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该条款将被视为无效。

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一条,对于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情况,应按照通常理解进行解释。如果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应采用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如果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应采用非格式条款。

应对"霸王条款"的措施

当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遭遇"霸王条款"时,如果与商家的协商没有效果,消费者可以立即拨打12315进行举报,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工商局投诉。工商部门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具体情况,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处以罚款或停业整顿。

除了联系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拨打12315向工商部门举报要求查处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进行网络传播,或者联系本地媒体曝光和揭露,增加商家的违法成本。如果在消费过程中或消费后,商家以非法手段限制消费者人身自由,如索要"开瓶费"、"包间最低消费"等,除了上述方式外,消费者应立即求助当地公安部门。如果商家的侮辱诽谤、搜身、侵犯人身自由等行为给消费者造成了严重精神损害,消费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获得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可以选择自行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其他组织调解、行政投诉、提请仲裁、起诉等5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自行和解的可能性较低,而仲裁需要双方达成仲裁协议,虽然可以起诉请求人民法院认定"霸王条款"无效,但这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一般消费者难以承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地产广告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

    房地产广告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问题。文章指出开发商在宣传楼盘时使用虚假广告,包括虚构配套设施如学校、商家等,可能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新《广告法》对房地产广告的限制和虚假宣传进行了规定,以保护消费者权益。此外,文章还探讨了购房者如何避免霸王条款的问题,如

  • 赠品是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

    赠品是否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问题。商家承诺的赠品是购物合同中的一项条款,商家需按约定提供赠品并保证质量。如赠品存在质量问题,商家应承担“三包”责任。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采取措施维护权益。商家的赠品行为是附条件赠与行为,如商场违约需承担侵权责任。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2号公布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新规定,旨在规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的程序,保护消费者权益。规定包括管辖范围、处理程序、投诉形式、调解方式等,并强调工作人员不得滥用职权。同时废止了之前的两个相关办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后的亮点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六大亮点。其中包括商业欺诈三倍赔偿、网购七天无理由退货、新车半年内出问题商家负责举证、虚假广告代言明星承担连带责任、网购纠纷可告交易平台和消费者信息商家须保密等规定。新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有力的保护。

  • 霸王条款不退费怎么办
  • 霸王条款的规定违反了什么法律
  • 瑜伽馆交了钱还可以退钱吗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