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汇罪是个人犯罪还是单位犯罪
时间:2024-07-06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们都知道刑法是我国法律的最后一道屏障,他是我们维护自己权益的最后一把保护伞。因此十分的重要,那么逃汇罪是个人犯罪还是单位犯罪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针对这个问题做出详细解答。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疑惑,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逃汇罪:个人犯罪还是单位犯罪
相关规定
根据《刑法》规定,逃汇罪的犯罪主体是单位,不包括个人。逃汇罪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以下行为:
1. 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在境外
根据《外汇管理条例》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对于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应按照国务院关于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的规定,及时调回境内并按市场汇率全部卖给外汇指定银行,不得存放境外,也不得开立外汇账户保留外汇。违反上述规定,将应调回国内的外汇不调回国内,而存放境外的行为构成逃汇。
2. 不按照国家规定将外汇卖给指定银行
3. 违反国家规定汇出外汇或者携带出境
以投资的名义将外汇转移至国外。
4. 未经外汇管理机关批准,擅自将外币存款凭证、外币有价证券携带或者邮寄出境
5. 其他逃汇的行为
逃汇罪的构成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逃汇数额的大小;2. 是否伪造和冒用有关单位的证件、印章逃汇;3. 是否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或勾结国家工作人员进行逃汇;4. 是否严重影响了国家有关计划的执行等。综上所述,逃汇罪是一种单位犯罪,其构成需要考虑逃汇的方式和情节的严重程度。情节严重的标准包括逃汇数额的大小、是否伪造和冒用有关单位的证件和印章、是否涉及国家工作人员以及是否严重影响了国家计划的执行等。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单位犯罪案审理程序及注意事项
单位犯罪案的审理程序及注意事项。文章介绍了审理单位犯罪案的基本原则和适用法律,以及审查起诉书中的必要信息。同时,强调了诉讼代表人的资格要求和出庭义务,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享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此外,文章还提到了追缴或扣押、冻结违法所得
-
非法集资犯罪的自首情节
非法集资犯罪的自首情节及判决标准。非法集资犯罪嫌疑人若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认定为自首并从轻或减轻处罚。非法集资犯罪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前者扰乱金融秩序,后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
中国非法拥有枪支的罪行
中国关于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的法律规定及其构成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的要件。文章明确指出,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都是违法犯罪行为,危害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构成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的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个
-
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分
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分标准,包括决策机构的决定和单位利益、行为是否以单位名义实施以及行为与单位业务活动的相关性。单位犯罪需符合单位决策程序,犯罪后的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个人犯罪则多为了个人谋利。明确区分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在司法实务中非常重要,因为
-
单位犯罪与个人以单位名义进行犯罪的界定
-
单位犯罪的民事责任
-
单位犯罪中直接责任人的认定与处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