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汇罪是个人犯罪还是单位犯罪
时间:2024-07-06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们都知道刑法是我国法律的最后一道屏障,他是我们维护自己权益的最后一把保护伞。因此十分的重要,那么逃汇罪是个人犯罪还是单位犯罪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针对这个问题做出详细解答。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疑惑,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逃汇罪:个人犯罪还是单位犯罪
相关规定
根据《刑法》规定,逃汇罪的犯罪主体是单位,不包括个人。逃汇罪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以下行为:
1. 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在境外
根据《外汇管理条例》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对于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应按照国务院关于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的规定,及时调回境内并按市场汇率全部卖给外汇指定银行,不得存放境外,也不得开立外汇账户保留外汇。违反上述规定,将应调回国内的外汇不调回国内,而存放境外的行为构成逃汇。
2. 不按照国家规定将外汇卖给指定银行
3. 违反国家规定汇出外汇或者携带出境
以投资的名义将外汇转移至国外。
4. 未经外汇管理机关批准,擅自将外币存款凭证、外币有价证券携带或者邮寄出境
5. 其他逃汇的行为
逃汇罪的构成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逃汇数额的大小;2. 是否伪造和冒用有关单位的证件、印章逃汇;3. 是否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或勾结国家工作人员进行逃汇;4. 是否严重影响了国家有关计划的执行等。综上所述,逃汇罪是一种单位犯罪,其构成需要考虑逃汇的方式和情节的严重程度。情节严重的标准包括逃汇数额的大小、是否伪造和冒用有关单位的证件和印章、是否涉及国家工作人员以及是否严重影响了国家计划的执行等。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单位犯罪的双重处罚制度
单位犯罪的双重处罚制度,其中单位被处以罚金,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可能面临个人犯罪的相同或较轻刑罚。在某些情况下,刑法也规定了单一处罚制度,仅对自然人进行处罚。如何确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对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
单位犯罪的具体特征和认定
单位犯罪的具体特征和认定,包括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认定及其责任情形。对于单位犯罪,除了对单位判处罚金外,还应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指在单位犯罪中起主要决策作用的人员,包括决策者及负有不可推卸责
-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要件、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主体要件要求二人以上,包括多个自然人、单位以及自然人与单位的共同犯罪。客观要件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包括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以及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等。主观要件则指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
-
非法集资犯罪的自首情节
非法集资犯罪的自首情节及判决标准。非法集资犯罪嫌疑人若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认定为自首并从轻或减轻处罚。非法集资犯罪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前者扰乱金融秩序,后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从轻情节的规定
-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
如何认定逃避追缴欠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