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主体必须是依法成立或经有权机关批准合法存在的组织。合法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依法成立和合法存在。这意味着单位犯罪主体不仅是根据法律规定或上级部门的指示成立,或经主管部门批准设立,还必须以合法的形式存在。单位的合法存在指的是依法成立的单位,在其存续期间保持持续存在的状态。单位的合法存在是单位拥有独立主体资格和独立刑事责任能力的必要条件。例如,某人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成立了××有限公司,但该公司成立后并未从事经营活动,而是以走私犯罪活动为主要业务。那么,这个虽然经过依法成立但未合法存在的公司并不是单位犯罪的主体。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2条的明确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单位犯罪主体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形式。任何单位只要经过法定程序批准设立,无论其规模大小或人数多少,其内部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形式。单位必须是人的有机集合体,只有当单位中的每个人的意志形成共同意志,并且这些共同意志有机地形成团体意志时,单位才可能具有团体人格,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单位犯罪主体必须具有独立支配的资产或资金,能够独立从事民事和经济活动,并拥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单位的独立性首先表现为一个独立的人格化的社会统一体形式,不依赖于其他任何组织而存在。其次,这个统一的整体必须具有独立进行决策和行动的能力,这是单位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如果该组织是受制于他人的“傀儡”,无法独立表达意思,那么谁也不会追究这个无法独立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单位的责任。
单位犯罪案的审理程序及注意事项。文章介绍了审理单位犯罪案的基本原则和适用法律,以及审查起诉书中的必要信息。同时,强调了诉讼代表人的资格要求和出庭义务,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享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此外,文章还提到了追缴或扣押、冻结违法所得
非法集资犯罪的自首情节及判决标准。非法集资犯罪嫌疑人若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认定为自首并从轻或减轻处罚。非法集资犯罪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前者扰乱金融秩序,后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中国关于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的法律规定及其构成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的要件。文章明确指出,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持有、私藏枪支都是违法犯罪行为,危害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构成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的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个
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分标准,包括决策机构的决定和单位利益、行为是否以单位名义实施以及行为与单位业务活动的相关性。单位犯罪需符合单位决策程序,犯罪后的违法所得归单位所有;个人犯罪则多为了个人谋利。明确区分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在司法实务中非常重要,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