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死刑 > 哪些人可以适用死缓,哪些人不能判处死刑

哪些人可以适用死缓,哪些人不能判处死刑

时间:2024-07-30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9434

适用死缓的条件

根据我国《刑法》第48条之规定,对于应当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罪当处死

适用死缓的前提条件是犯罪行为应当被判处死刑。

不是必须立即执行

区分立即执行和缓期二年执行的界限在于是否必须立即执行。法官在综合考虑全案情况时,包括犯罪情节、被害人过错、罪行轻重以及其他可以认为不立即处死的情节等,来判断是否属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范畴。

不能判处死刑的犯罪主体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下犯罪主体不能被判处死刑:

未满18周岁的人

对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人不得适用死刑。

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得适用死刑。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司法解释,这里的“审判时”应作扩大解释,即包括羁押期间时怀孕的情况。此外,“怀孕的妇女”也应扩大解释到包括流产在内,以保护无辜胎儿和避免司法机关人员采用逼迫流产等审讯方法。

已满75周岁的人

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这是我国《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加的条款,基于人道主义考虑,对老人一般不适用死刑。然而,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情况仍可判处死刑。

以上是关于“哪些人可以适用死缓,哪些人不能判处死刑”的介绍。了解适用死缓的犯罪分子范围和不能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范围非常重要。在涉及刑事犯罪时,建议及时寻求专业的刑辩律师的帮助。他们拥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诉讼经验,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帮助最大程度地减轻刑罚,争取不判处死刑、适用死缓等。人要活着才有希望,即便是犯罪分子也应积极地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包括单位犯罪的定义、刑罚以及法人代表在企业犯罪中的责任。同时,针对偷税行为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和法人代表在偷税犯罪中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不同情况下法人代表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况。

  • 刑法规定死刑犯从侦查到枪决所需时间

    刑法规定死刑犯从侦查到枪决所需时间的相关内容。文章指出,侦查阶段因案情复杂和侦查要求高等因素,时间较不确定,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死刑适用对象有限制,如犯罪时未成年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死缓期间表现不同,刑罚结果也有所不同。

  • 宣判死刑后的执行时间

    中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执行时间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确定执行死刑后,会通知下级人民法院进行执行,并要求在七天内完成。但出现特定情形如判决错误、罪犯重大立功表现或怀孕等,应停止执行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停止执行后,需按照法律规定处理。

  • 限制减刑情况都有哪几种

    限制减刑适用于三类犯罪分子:一是被判处死缓的累犯;二是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重罪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三是实施有组织暴力犯罪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决定对其限制减刑。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犯罪分子在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

  • 限制减刑的适用对象有哪些
  • 死缓执行需要变更的情形有哪些
  • 死缓两年执行什么意思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