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出境的制度有哪些规定
时间:2023-11-07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驱逐出境又称“限期离境”。指主权国家强制外国人限期离境。主权国家为维护本国安全利益或社会公共秩序,有权将违反本国法律的外国人或外交人员驱逐。驱逐出境的制度有哪些规定?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驱逐出境制度的规定
刑法第三十五条
根据《刑法》第三十五条,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制度。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五十一条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五十一条,如果外国人违反治安管理或者出境入境管理,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承办的公安机关可以层报公安部,请求驱逐出境。公安部作出的驱逐出境决定为最终决定,由承办机关宣布并执行。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自被驱逐出境之日起十年内不得入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八十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八十一条,如果外国人从事与停留居留事由不相符的活动,或者有其他违反中国法律、法规规定,不适宜在中国境内继续停留居留的情况,可以处以限期出境。外国人违反本法规定,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部可以处以驱逐出境。公安部的处罚决定为最终决定。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自被驱逐出境之日起十年内不得入境。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哪些外国人不准入境,哪些人适用驱逐出境
哪些外国人不准入境和哪些人适用驱逐出境的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驱逐出境的适用有严格规定,需考虑犯罪情节、罪行轻重、国际形势及犯罪人国籍国与我国的外交关系。不准入境的外国人包括被驱逐出境未满年限、可能进行恐怖、犯罪活动、患有传染病、无法保障费用及危害
-
驱逐出境的定义
驱逐出境的定义及适用方式。作为刑罚方式之一,驱逐出境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可独立适用或附加适用。独立适用时,适用于犯罪情节较轻的外国人;附加适用时,适用于犯罪性质较严重的外国人。驱逐出境的执行时间需综合考虑案情、国际关系等因素,并非所有犯罪的外国人都必
-
境外追逃与境内追逃的区别
境外追逃与境内追逃的差异。境外追逃主要采取引渡、遣返、驱逐出境、联合执法和劝返等方式,涉及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应用。境内追逃则主要是通过公安机关的协同合作,利用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进行快速查询、比对和抓获在逃犯罪嫌疑人。网上追逃是境内追逃的一种形式,要求
-
驱逐出境和遣送出境的区别
遣送出境和驱逐出境的区别。遣送出境针对非法入境者,被遣送出境的人员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入境;而驱逐出境适用于合法入境但在我国境内犯罪的外国人,危害我国国家和人民利益。刑法层面适用对象包括在我国境内居留、停留并犯罪的外国人,以及在我国具有居留资格并在外国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在境内犯罪的驱逐出境规定
-
限制出境措施的法律根据
-
驱逐出境是否构成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