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案与自首哪个减刑多
时间:2025-01-08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投案与自首经常会被人们联系在一起,投案自首的犯罪嫌疑人都是希望自己能够争取到缓刑的机会,让自己能够更快的从监狱里面出来。但是投案与自首的结果好像是差不多,人们不知道哪种判刑重一点。更多相关知识,请您阅读手心律师网内容。
投案与自首:减刑的适用条件与限度
法律规定
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以及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刑罚期间,若能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展现出确实的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可以获得减刑。而对于具备以下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犯罪分子,应当减刑:1. 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2. 检举监狱内外的重大犯罪活动,并经查证属实;3. 具备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成就;4.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5. 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展现出突出的表现;6. 对国家和社会做出其他重大贡献。
减刑的限度
减刑后的实际刑期不能低于以下期限:1. 对于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减刑后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2. 对于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减刑后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3. 对于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最多能减刑五年,但实际上很难达到此限度。
根据法律规定,投案与自首并没有明确规定减刑的具体幅度。然而,对于犯罪分子来说,通过投案或自首展现出真诚悔改的态度以及积极的立功表现,可以为自己争取减刑的机会。减刑的限度也受到一定的法律限制,确保刑罚的公正与合理。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戴罪立功的含义
刑法中的戴罪立功含义及其相关规定。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如能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等立功表现,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同时,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自首行为也能获得相应的从轻处罚。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等,如实供述司法机关
-
投案自首的法律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投案自首的法律意义和法律效果。投案自首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获从轻或减轻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等,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被视为自首。投案自首体现了悔罪态度和接受法律制裁
-
自首在刑事案件中如何适用减刑政策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自首情节的轻重取决于自首的动机、时间
-
量刑4年半有自首情节能够减多少
根据相关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我国《刑法》对减刑的法律规定是: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
-
西宁公布驾车拒捕疑犯,嫌疑犯自首可以减刑吗
-
投案与自首哪个减刑多
-
犯死刑的罪投案自首能减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