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可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两种,但只有满足自首的条件,才能被认定为自首。具体来说:
(1) 自动投案: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被动归案之前,自愿向有关机关或个人投案,并承认自己犯罪行为,自愿处于所投机关或个人的控制下,等待交代犯罪事实并接受国家审理和裁判。
(2) 如实供述罪行: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只有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才能证明其真诚悔罪的表现。因此,如实供述罪行是一般自首成立的重要条件。
(1) 主体必须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这里的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措施。正在服刑的罪犯指的是已被人民法院判决,正在执行刑罚的人。只有上述三种人才能构成特别自首的主体。
(2) 必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这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供述的犯罪事实必须是本人已实施但司法机关不知道、不了解或尚未掌握的;二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所供述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罪行在犯罪性质或罪名上有所不同。
如果供述的是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同种类罪行,则不视为自首,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根据相关规定,自首的认定标准如下:
(1)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
(2) 所在单位。
(3) 城乡基层组织。
(4) 以上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员。
刑法中的戴罪立功含义及其相关规定。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如能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等立功表现,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同时,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自首行为也能获得相应的从轻处罚。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等,如实供述司法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投案自首的法律意义和法律效果。投案自首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获从轻或减轻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等,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被视为自首。投案自首体现了悔罪态度和接受法律制裁
交通肇事后的自动投案认定条件。根据《刑法》规定,肇事者需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才能被认定为自首。自动投案的表现形式包括多种情形,如主动报案、明知他人报案仍等待、在排查询问时主动交代、委托他人代为投案等。满足这些条件可以得到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
传唤分为书面传唤和口头传唤。派出所通过电话进行治安传唤时,应当告知违法嫌疑人传唤的理由和依据,建议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如果接到派出所的电话,明确告知已涉嫌某某犯罪,然后直接去派出所并如实供述主要犯罪行为的,有认定为自首的余地。传唤违法嫌疑人接受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