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解释》第6条规定,对于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事实的犯罪分子,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同时,刑事诉讼法也规定,犯罪分子必须交代清楚自己所犯的罪行,其中包括自己参与的共同犯罪行为。因此,对于揭发同案犯所犯与本人相同的犯罪行为,不应认定为立功。
根据刑法规定,同案犯的另犯罪行为属于他人犯罪行为,犯罪分子没有义务揭发同案犯的另犯罪行为。然而,如果犯罪分子实施了揭发同案犯的另犯罪行为,这是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立功。因此,对于揭发同案犯另犯罪行的行为,可以认定为立功。
犯罪分子有义务供述其所知道的同案犯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但没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将同案犯抓获归案。然而,如果犯罪分子实施了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同案犯的行为,这是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立功。例如,在甲、乙强奸案中,甲除了如实交代与本案有关的犯罪行为外,还向司法机关提供了乙的窝藏地点,并带领司法人员将乙抓获归案,这种行为可以认定为立功。
如果犯罪分子在被追诉后向司法机关供述了同案犯共同参与犯罪的事实,并协助司法机关将其他同案犯抓获归案,即使后来该犯罪分子逃避审判,其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同案犯的行为仍应认定为立功。这是因为该行为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行为人协助司法机关抓获的是已经被追诉的同案犯,并且行为人不仅供述了其他同案犯共同参与犯罪的事实,还协助司法机关将其他犯罪人抓获归案。虽然犯罪分子逃避审判的行为应从重处罚,但不能因此掩盖其立功行为。然而,如果犯罪分子被追诉前揭发同案犯并协助司法机关将其捕获归案,意图掩盖自己参与犯罪的真实情况,这种行为不能认定为立功。因为犯罪分子的目的是逃避法律制裁,所作所为是掩盖自己犯罪事实的手段,不符合立功的构成要件。
买功行为是指采取不正当手段收买他人犯罪事实和犯罪线索以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例如,一些在押人员将自己的余罪告诉其他在押人员,让其他在押人员揭发自己的余罪来换取金钱等实惠,并获得减刑。虽然这种行为可能对侦破案件有帮助,但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并未减少,且可能破坏监管秩序。因此,买功行为不应认定为立功。
刑法典中的立功分为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两种形式。一般立功包括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重大立功则包括检举重大犯罪行为、阻止重大犯罪活动等。立功的实质条件由司法解释认定,要求犯罪分子本人的行为。同时,《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的意见》
行政处罚的教育功能。行政处罚不仅是法律制裁的一种形式,还具有教育的作用。通过制裁行政违法行为,达到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的目的。同时强调,行政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应与教育相结合。对于不同年龄段和情况的违法行为人,应采取不同的处罚方式以达到教育的效果
关于立功认定的司法解释和立功条件的细节问题。通过解释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对于立功认定条件和要求的《意见》,深入解释了立功的条件、认定程序和要求,以及立功情节的处理方式。同时,明确了立功认定的限制和重大立功的认定标准,以及不能被认定为立功的情况。
一般该怎么认定共同犯罪的立功,需要对抓捕同案犯起到了实际的协助作用。共同犯罪中同案犯的基本情况,包括同案犯姓名、住址、体貌特征、联络方式等信息,属于被告人应当供述的范围。公安机关根据被告人供述抓获同案犯的,不应认定其有立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