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解释》第6条规定,对于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事实的犯罪分子,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同时,刑事诉讼法也规定,犯罪分子必须交代清楚自己所犯的罪行,其中包括自己参与的共同犯罪行为。因此,对于揭发同案犯所犯与本人相同的犯罪行为,不应认定为立功。
根据刑法规定,同案犯的另犯罪行为属于他人犯罪行为,犯罪分子没有义务揭发同案犯的另犯罪行为。然而,如果犯罪分子实施了揭发同案犯的另犯罪行为,这是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立功。因此,对于揭发同案犯另犯罪行的行为,可以认定为立功。
犯罪分子有义务供述其所知道的同案犯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但没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将同案犯抓获归案。然而,如果犯罪分子实施了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同案犯的行为,这是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立功。例如,在甲、乙强奸案中,甲除了如实交代与本案有关的犯罪行为外,还向司法机关提供了乙的窝藏地点,并带领司法人员将乙抓获归案,这种行为可以认定为立功。
如果犯罪分子在被追诉后向司法机关供述了同案犯共同参与犯罪的事实,并协助司法机关将其他同案犯抓获归案,即使后来该犯罪分子逃避审判,其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同案犯的行为仍应认定为立功。这是因为该行为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行为人协助司法机关抓获的是已经被追诉的同案犯,并且行为人不仅供述了其他同案犯共同参与犯罪的事实,还协助司法机关将其他犯罪人抓获归案。虽然犯罪分子逃避审判的行为应从重处罚,但不能因此掩盖其立功行为。然而,如果犯罪分子被追诉前揭发同案犯并协助司法机关将其捕获归案,意图掩盖自己参与犯罪的真实情况,这种行为不能认定为立功。因为犯罪分子的目的是逃避法律制裁,所作所为是掩盖自己犯罪事实的手段,不符合立功的构成要件。
买功行为是指采取不正当手段收买他人犯罪事实和犯罪线索以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例如,一些在押人员将自己的余罪告诉其他在押人员,让其他在押人员揭发自己的余罪来换取金钱等实惠,并获得减刑。虽然这种行为可能对侦破案件有帮助,但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并未减少,且可能破坏监管秩序。因此,买功行为不应认定为立功。
犯罪立功的分级,包括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两种。一般立功指犯罪分子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等行为,重大立功则指犯罪分子揭发重大犯罪行为等。不同级别的立功在刑法中有不同的处理规定,重大立功可减轻或免除处罚,而一般立功则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文章还强调了自首与
准立功与共同立功的含义及特点。准立功指的是因缺少某些立功要素而在特定条件下成立的行为形态,其积极意义和适用条件在于节约司法资源、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共同立功指多个已归案的犯罪分子共同实施有利于社会行为的情况,我国法律尚未明确其情形,但实践中确实存
刑事案件在审判阶段立功的可能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审判阶段表现出立功行为,法院可以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法律依据包括自首和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因此,在法院审判阶段,犯罪嫌疑人仍有机会通过立功表现影响自己的刑罚。
立功的定义和条件。首先明确了立功必须是犯罪分子本人实施的行为,且必须查清具体犯罪事实及查证属实后才能认定为立功。接着列出了不应认定为立功的几种情况,包括亲友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最后对重大立功的认定及立功的处罚决定进行了说明。对于具有立功情节的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