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中,关于秦-弘揭发毒贩**努-思的行为是否属于立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秦-弘的行为符合揭发他人犯罪行为且查证属实的立功要求,因此属于立功。另一种意见认为,秦-弘所揭发的犯罪行为是他自己也参与的共同犯罪行为,应属于自首。本文作者认为后一种意见是正确的,但并不完全同意其意见。
笔者认为,秦-弘的揭发行为应属于自首,而配合公安人员抓获毒贩**努-思的行为则属于立功。当秦-弘与毒贩**如倪进行毒品交易时被抓,他所揭发的自己与毒贩**努-思将在两天后进行另一宗毒品交易已经进入犯罪的实施阶段。然而,由于他的意外被捕,该行为实际上已经未遂,属于犯罪未遂。该未遂行为已经构成贩卖毒品罪,此时再向公安人员揭发共同参与的另一方的犯罪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交待共同犯罪中同案犯的自首行为。
然而,秦-弘随后又配合公安人员将毒贩**努-思抓获,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关于“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应当认定为有立功表现”的规定,应当认定为立功。
需要指出的是,本案被告人秦-弘共犯有两次同种性质的贩卖毒品罪,其中的立功行为只能算作是在第二次犯罪的立功行为。对于同种性质的数罪,不实行数罪并罚,只是从重处罚。因此,在量刑时,既有从重处罚的情节,也有从轻或减轻的情节。如果将立功认定为第一次贩卖毒品罪的行为,则将无法认定被告人第二次行为也构成犯罪,从而在量刑时只能考虑从轻或减轻的情节,这样将会放纵犯罪。
犯罪立功的分级,包括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两种。一般立功指犯罪分子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等行为,重大立功则指犯罪分子揭发重大犯罪行为等。不同级别的立功在刑法中有不同的处理规定,重大立功可减轻或免除处罚,而一般立功则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文章还强调了自首与
准立功与共同立功的含义及特点。准立功指的是因缺少某些立功要素而在特定条件下成立的行为形态,其积极意义和适用条件在于节约司法资源、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共同立功指多个已归案的犯罪分子共同实施有利于社会行为的情况,我国法律尚未明确其情形,但实践中确实存
刑事案件在审判阶段立功的可能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审判阶段表现出立功行为,法院可以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法律依据包括自首和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因此,在法院审判阶段,犯罪嫌疑人仍有机会通过立功表现影响自己的刑罚。
立功的定义和条件。首先明确了立功必须是犯罪分子本人实施的行为,且必须查清具体犯罪事实及查证属实后才能认定为立功。接着列出了不应认定为立功的几种情况,包括亲友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最后对重大立功的认定及立功的处罚决定进行了说明。对于具有立功情节的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