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抚恤金是指在军人因牺牲病故时发放给其遗属的一次性生活补助。根据1980年以后的规定,一次性抚恤金分为三类,分别是烈士抚恤金、因公牺牲军人抚恤金和病故军人抚恤金。
烈士一次性抚恤金的基本标准为烈士本人生前月工资数的40个月。
因公牺牲军人一次性抚恤金的基本标准为因公牺牲军人本人生前月工资数的20个月。
病故军人一次性抚恤金的基本标准为病故军人本人生前月工资数的10个月。
除享受一次性抚恤金的基本标准外,特殊贡献者还可以享受一次性抚恤金的补助标准。根据荣誉称号的不同,补助标准如下:
根据不同人员的身份和职务,一次性抚恤金的计发项目有所不同:
对于有特殊贡献的牺牲、病故现役军人家属,经大军区级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批准,军人生前所在单位可以一次性发放特别抚恤金。
犯罪立功的分级,包括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两种。一般立功指犯罪分子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等行为,重大立功则指犯罪分子揭发重大犯罪行为等。不同级别的立功在刑法中有不同的处理规定,重大立功可减轻或免除处罚,而一般立功则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文章还强调了自首与
准立功与共同立功的含义及特点。准立功指的是因缺少某些立功要素而在特定条件下成立的行为形态,其积极意义和适用条件在于节约司法资源、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共同立功指多个已归案的犯罪分子共同实施有利于社会行为的情况,我国法律尚未明确其情形,但实践中确实存
刑事案件在审判阶段立功的可能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审判阶段表现出立功行为,法院可以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法律依据包括自首和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因此,在法院审判阶段,犯罪嫌疑人仍有机会通过立功表现影响自己的刑罚。
立功的定义和条件。首先明确了立功必须是犯罪分子本人实施的行为,且必须查清具体犯罪事实及查证属实后才能认定为立功。接着列出了不应认定为立功的几种情况,包括亲友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最后对重大立功的认定及立功的处罚决定进行了说明。对于具有立功情节的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