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村干部将集体荒地写入农户家庭承包合同的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如果该农户未承包集体的荒地,而村干部误将荒地写入他的家庭承包合同中,应通过双方协商或调解来变更承包合同。如果协商或调解不成,发包方可以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按照《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进行返还。
如果该农户依法承包了荒地,但村干部为了省事,将该农户的家庭承包地与荒地一并写入家庭承包合同,并颁发了承包经营权证。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不宜将农户不是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荒地写入其家庭承包方式的土地承包合同中。在这种情况下,发包方和承包方应通过协商变更原家庭承包合同,核减荒地面积部分,并签订其他方式的荒地承包合同。在变更家庭承包合同和签订荒地承包合同后,应依法变更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申办荒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1.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规定:“家庭承包的耕地承包期为三十年。”第四十四条、四十五条规定:“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的,承包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
2. 《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对于农户在二轮土地承包中已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应严格按照土地承包法规定予以保护。
1. 对于农户在承包期内弃耕撂荒土地的情况,发包方不能强制收回。如果已经收回,应予以返还。
2. 对于被违法收回的农户承包地已平均分配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情况,在返还农户承包地时,应考虑现实情况,妥善处理。如果已经开展规模经营等不宜返还原承包地的,可以由发包方和农户协商解决。
换地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合同有效性取决于是否违反国家土地管理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方可以互换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合同法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情形。换地合同需注意符合法律要求,避免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合同,并需经发包方同意。
农村耕地互换合法性相关问题。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互换,且只要双方同意且不损害他人利益即为有效。互换未备案不影响合同效力,备案仅为公示。互换后用途需符合法律,若仍用于农业目的则合同有效。互换合同解
农村集体土地转包转让合同中的违法问题及解决方法。违法问题表现在个别承包经营者违反国家耕地政策,从事房地产开发或建设农家院,再转包获利,导致耕地流失。同时,合同中存在主体资格、承包费及约束条款的问题。解决方法包括加强合同监督管理,提高农民识别违法行为能
土地承包经营权主要通过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而创设,这是基于法律行为的取得。土地承包分为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的承包两种,以采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为主。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