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管辖 > 刑事级别管辖 > 刑事鉴定结论的文证审查

刑事鉴定结论的文证审查

时间:2024-07-01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7000
司法实践中,凡是需要通过鉴定的案件,其鉴定结论不仅成为发现和揭露犯罪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助于政法机关正确认定案件性质,犯罪构成及责任区分等等。但是,鉴定结论毕竟不是法律结论,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管理上的不规范和一些鉴定人员素质不高,在具体进行鉴定和适用鉴定结论方面存在混乱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鉴定结论的正确性,这势必给案件的质量带来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加强对刑事鉴定结论的文证审查已显得尤为重要。

正确认识鉴定结论的证据作用

一、鉴定结论的定义和特征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鉴定结论是指鉴定人员根据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出的判断。鉴定结论作为七种证据之一,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鉴定结论具有以下特征:

  1. 鉴定结论是鉴定人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作出的结论,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2. 鉴定结论只就案件事实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作出鉴别和判断,不能就法律问题作出结论。
  3. 鉴定结论是根据鉴定材料所观察到的事实,在分析研究这些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的鉴别和判断,要求鉴定人具备相当程度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

二、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查的重要性

审查和确认鉴定结论是审判、检察、侦查人员对收集的证据进行分析、研究、鉴别真伪,找出它们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从而就案件事实作出结论的活动。审查鉴定结论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审查鉴定人的资格和能力,确保鉴定人具备对该项鉴定所需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2. 审查鉴定所依据的材料是否真实、充分,确保鉴定结论的可靠性。
  3. 审查鉴定人进行鉴定时是否仔细、认真,是否受外界影响,是否客观公正。
  4. 审查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是否矛盾,找出原因,排除矛盾。

三、规范对鉴定结论审查的必要性

司法实践证明,从程序上规范对鉴定结论的审查和确认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大多数案件承办人已经养成了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查的习惯,但另一方面,仍有一部分办案人员对鉴定结论不作认真审查或根本不作审查。为了在刑事案件中对鉴定结论作出正确判断,应该加强对鉴定结论的审查意识,并从程序上规范对鉴定结论的证据审查。

建议制定规定,对没有审查意见的鉴定结论不得提请研究或作出批捕、起诉决定等。只有对办案人员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才能保证案件质量,减少上访申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执行判决

    中国司法体系中合议庭如何评议决定案件的法律咨询,包括合议庭成员讨论和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重大疑难案件的过程。同时,文章介绍了关于死刑判决和死刑缓期执行判决的相关规定,包括执行程序和条件。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罪犯表现良好可减刑,故意犯罪则执行死刑,相

  • 关于毒品犯罪案件的管辖问题

    毒品犯罪案件的管辖问题,包括犯罪地与被告人居住地的管辖原则、毒品犯罪嫌疑人主观明知的认定、氯胺酮等毒品案件的定罪量刑标准以及死刑案件的毒品含量鉴定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毒品犯罪案件的地域管辖原则,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如何确定管辖。同时,文章还详细说明了如何

  • 详解刑事证据相关规定

    新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规定进行了调整和完善。首先,对证据的概念进行了修改,将其定义为“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其次,调整了证据的种类,将“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

  • 刑事诉讼法 证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2条,证据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共有七种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

  • 刑事被害人陈述:真相背后的探索
  • 刑事鉴定结论的文证审查
  • 如何打官司审查证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