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收账款持续增加会导致资产负债率过高。这不仅会导致流动资金短缺,还迫使企业不得不借债来维持经营。高负债经营不仅增加了财务费用,降低了经济效益,还使企业面临资不抵债的风险。
为了及时回收货款,企业可能会大量吸纳承兑汇票。有些企业的现款回收率不足10%,承兑汇票占比超过70%,这迫使企业承担高额的贴现成本。
企业为清理应收账款,可能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抵账,这往往导致成本上升。大部分以物抵债的价格都高于当前市场价格的40%以上。企业一方面以高价抵出实物,另一方面根据需要将其用于生产或以当前市价赔款销售。这样做虽然能获取维持基本生产所需资金,但也会承担巨额损失。
近期,企业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有些企业月平均余额甚至达到年销售收入的60%以上。为了生存,企业不得不借助私营企业的手段,以巨额损失的15%~25%换取所谓的“贴点”换钱。
中小企业可以将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向其他机构或个人进行质押融资,以满足生产和营销的需要。由于自身信用状况不符合银行贷款要求,也缺乏可以抵押的不动产,因此,以应收账款出质可以扩大企业可以担保的范围,并借应收账款付款人较高的信用来弥补自身信用的不足,从而获得银行贷款。
企业可以将应收账款转换成商业票据,即要求购买方将应付货款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再与银行签订贴现协议进行商业票据贴现。商业票据贴现可以分为卖方付息和买方付息两种形式,分别适用于卖方和买方。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票据贴现融资方式最吸引人的是其低利率,成本比向银行贷款低得多。
保理业务是一种综合性服务业务,包括融资、结算、账务管理和风险担保。对于规模小、销售业务较少的公司来说,向银行贷款可能受到限制,而自身的积累又无法支撑高速发展,因此通过保理业务进行融资可能是最明智的选择。保理商可以管理企业的应收账款,并预先支付资金,支持企业的发展。
应收账款在设定质押后的处理方式,包括转让问题、清收与使用问题以及管理问题。在转让问题上,应收账款在质押后一般不得转让,出质人如欲转让需经质权人同意。在清收与使用问题上,应收账款的债务人支付的款项应优先用于清偿所担保的债权。在管理问题上,出质人应履行对
个人制造假账的法律处罚。对于情节不严重且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个人将受到《会计法》规定的罚款和行政处分。对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情况,个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如有期徒刑和罚金,具体处罚程度取决于逃税数额和所占应纳税额的比例。文章还强调了伪造会计凭证的法律处罚
债权凭证制度的法律属性不明确的问题,其社会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债权凭证并未改变人们对法院出具“法律白条”的认识,实施中增加了法院工作量,且缺乏明确的执行措施标准和有效监督。尽管设立债权凭证的初衷是保护债权人权益、提高法院执行效率,但实际上并未达到预期
只要存在商业汇票逾期付款的情况,就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起诉。对于商业承兑汇票到期不能兑现货款时,银行则将汇票退回销货单位,作为应收账款处理。由于开具商业承兑汇票无需经过严格的审查,也无严格监督管理,仅以企业信用为基础,企业应特别注意商业承兑汇票的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