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是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和盈利进行的资金投放,因此需要权衡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一个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应收账款管理的效果。
通过计算当前信用期间下企业净收益的增加额来评价信用期间的合理性。若延长信用期间能增加销售额、收入大于应收账款费用和坏账损失时,说明信用期间选择合理,有利于增加企业收入。
企业在设定客户的信用标准时,需要评估其赖账的可能性,通常通过5C系统进行。审计可通过检查公司客户资信档案、观察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和检查人力资源档案等方式,来了解公司对客户的调查了解是否充分全面,以及公司的管理是否按章程制度办事和人员配备是否合理。
现金折扣政策是企业在商品价格上所做的扣减。企业在确定折扣率时,需要结合信用期间进行考虑。审计可通过计算净收益的方法来评估现金折扣政策的合理性。
企业的应收账款监控体系包括赊销的发生、收账和预期风险预警等环节。审计需要检查和观察企业管理层是否为企业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并确保员工按照流程履行工作。
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通过对应收账款发生到收回各环节管理状况的审计,旨在建立一种相互牵制相互促进的严密体系,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促进销售,增加企业价值。
审计过程中关于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相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审计师需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了解相关事项,获取相关文件和凭证,并与银行、法律顾问和律师进行函证。同时,还需复核税务报告、会议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等,以确定会计报表披露的或有负债是否恰当,
应收账款管理工作要做的好,最重要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政策制定好了以后,企业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执行力度。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基础记录,了解客户付款的及时程度,基础记录工作包括企业对客户提供
应收账款管理审计通过评价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改善管理。同时通过及时发现企业在应收账款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措施和建议,以充分利用应收账款的杠杆作用。
企业因上述追求表面效益而产生的垫缴税款及垫付股东分红,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进而导致企业经营实际状况被掩盖,影响企业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百分比来提取坏帐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