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复核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查核准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死刑作为最严厉的刑罚之一,在中国法律中被严格控制适用。因此,为了确保死刑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法律规定了死刑复核程序。
死刑复核程序只适用于判处死刑的案件,包括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的案件。其他未判处死刑的案件不需要经过这一程序。因此,死刑复核程序与一审、二审程序以及审判监督程序有所不同。
一般刑事案件经过第一审、第二审程序后,判决即生效。而死刑案件除经过第一审、第二审程序外,还必须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只有经过复核并核准的死刑判决才能生效。因此,死刑复核程序可以看作是两审终审制度的一种例外。
死刑复核程序一般在死刑判决作出并交付执行之前进行。相比之下,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的审理时间是在起诉之后、二审判决之前进行;审判监督程序则是在判决、裁定生效之后进行。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有最高人民法院有权进行死刑复核。而其他审判程序与此不同:一审案件可以由任何级别的法院审判;二审案件可以由中级以上的法院审判;再审案件可以由原审以及原审以上的法院审判。
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的启动遵循不告不理原则:只有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自诉人提起自诉,人民法院才能启动第一审程序;只有检察机关提起抗诉或被告人、自诉人提起上诉,人民法院才能启动第二审程序。而死刑复核程序的启动既不需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抗诉,也不需要当事人提起自诉或上诉。只要二审法院审理完毕或一审后经过法定的上诉期或抗诉期被告人没有提出上诉,检察院没有提起抗诉,人民法院就应当自动将案件报送高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根据法律规定,报请复核必须按照法院的组织系统逐级上报,不得越级报核。而审判监督程序可以进行越级申诉。
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和目的。该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查核准的特别审判程序,旨在确保死刑的适用符合法律规定,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并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程序包括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和最高人民法院复核等环节,具体实施中根据案件情况作出相应处理
死刑复核程序中辩护律师的权利,包括听取意见、全面审阅案卷等。程序定义上,死刑复核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查核准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复核程序适用范围及组成也有所涉及,处理结果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裁定。
新刑事诉讼法关于死刑复核的规定,包括一审判决死刑的复核程序、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死刑的复核要求、复核死刑案件的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的复核结果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复核过程中的作用。新刑诉法对死刑复核有严格规定,旨在确保司法公正和准确。
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和问题。该程序采用秘密审核方式,不开庭审理,导致复核过程以秘密阅卷为主,控辩双方无法充分参与。此外,死刑复核程序由人民法院单方控制,被告人无法与司法权展开理性对话。程序存在的问题包括司法主动性导致失去中立性,以及与二审程序合并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