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审计成本该怎么控制

审计成本该怎么控制

时间:2020-05-25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308
审计成本控制是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力求以最小的审计成本最有效地实现审计目标的一种控制手段。通常,审计成本包括完成审计工作需花费的资金成本、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对审计成本进行综合管理,目的在于提高成本效益。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审计成本的影响因素,选择采取多种方式降低审计成本。

1、严格控制审计程序,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审计程序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为达到审计目标采取的所有工作步骤的总和。在审计过程中,程序越繁琐,审计成本就越高,所以,要降低审计成本,必须严格控制审计程序。为实现有效的程序控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从审计工作整体发展要求出发去分析和设计审计程序,避免重复交叉;二是要保证审计程序的计划性,促进程序的有效运行;三是要评估程序运行所需费用,简化审计程序。

优化审计组织,整合审计资源的利用状况直接决定着审计成本的高低,所以,有效促进现有审计力量与审计对象的最佳结合,也是审计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

在审计计划管理工作中,优化审计项目组织工作、促进审计资源整合的手段主要有:

(1)计划安排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根据审计工作发展目标和有效实施审计监督的需要,在计划安排上要突出重点,明确年度审计工作总体目标和各项目审计目标。

(2)加强对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管理,全面深入把握被审计对象的情况。一方面有利于从全局上系统地掌握情况,反映普遍性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审计报告的全面性和针对性,给政府决策提供大量的、全面的、系统的材料。这样,在无需增加审计资源和力量的情况下,也能从更高层次上、更加深入地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3)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注重发挥延伸审计或调查的作用,对重点问题进行重点审计,对于其他问题,可以在不影响审计质量的前提下,起到节约审计力量的作用。

(4)在不影响独立性的前提下,项目安排要尽可能就地就近。长期以来,为了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审计署对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的审计项目安排,多采用异地交叉方式。异地交叉审计大大增加了审计外勤费用,而且由于被审计单位对审计人员来说都是全新的部门,有很多不熟悉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去了解,客观上也增加了审计成本。所以,在不影响独立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安排就地就近审计。

(5)灵活采用就地审计与送达审计方式。就地审计与送达审计是两种不同的审计方式。与就地审计相比,送达审计可以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和各种潜在的审计信息资源得到更为充分、有效的利用,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所以,在审计计划安排时,科学分析项目特点,灵活采用送达审计方式,对降低审计成本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2、开发利用审计成果,合理转嫁成本。

从费用效益的角度分析,审计成本还可以通过审计成果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加强审计成本控制,还可以采用合理转嫁成本的方式,促进审计资源的充分利用。

(1)注重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

第一,提高审计报告质量,提升审计成果的层次和水平;第二,要强化审计信息工作,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实现审计信息资源共享;第三,要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对所有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实现审计信息(成果)的社会共享和利用的最大化。

(2)建立审计结果跟踪落实制度。

审计不仅要查出问题,还要促进问题的解决落实。所以,加强审计成本控制,还要强化对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做到查出一个问题,就处理解决一个问题。

强化预算控制,降低费用支出预算作为一种控制手段,属于计划范畴,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收支情况的预计。根据国家财务制度规定,强化预算控制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第一,实行定额预算。这是预算管理的最主要形式。目前,国家统一对机关行政经费实行定额定员管理,也就是由人员定预算,由预算定经费,由经费定支出,这对强化预算约束起到了重要作用。审计机关对审计经费的管理也可以比照上述方法,实行定额预算,由项目定人员、定时间,由人员和时间定工作量,再由工作量定经费,这样在年初制定计划的同时,就相应编好了经费预算。

为了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可以根据审计工作经验,分别项目的性质、类型、规模等实行定额管理,减少预算编制中的人为因素,这样在保证计划科学性的同时,也实现了经费使用的计划性和科学性。

第二,建立节约奖励制度。节约奖励制度是定额预算的配套措施。审计项目的多样性和不可测性,给定额的确定带来很大困难,而且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或有较强变化性的审计项目,即使年初制定了预算,随着项目审计的推进也难免会造成预算的追加、追减,这样很容易使预算流于形式。所以,对于一些特殊的审计项目,可以采取经费包干、节约奖励的方式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成本费用互化

    成本费用的互化、费用资本(产)互化、费用名目转化、费用预提/递延/选择性分摊、成本名目转化、收入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等操作方法及其背后的原因。通过混淆成本、费用与资产之间的关系,或是利用规定模糊之处,企业和个人达到税前扣除、控制税费、夸大利润等

  •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考虑因素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需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应用、网络风险以及电子商务对其管理层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网络经济的影响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应对措施。在证据收集程序中,应注意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并考虑电子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此外,开发电子

  • 企业并购的主要融资方式及其法律风险

    企业并购的主要融资方式及其法律风险。企业并购融资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者在成本和风险方面存在差异。融资风险的防范应贯穿整个并购流程,包括控制并购成本、确定资本结构和优化债务资本组成及期限结构等。并购中要注意定价决策和支付决策,以防范融资风险。

  •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虚构收入的各种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包括利用阴阳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现象。同时,也介绍了企业盈利管理中常用的推迟确认收入的手法。此外,还提到了企业转移费用、虚增利润的手段,如通过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等方式调节利润。这些手法往往涉及会计操作

  • 审计方法
  • 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 新准则对合并会计报表的影响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