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审计】提高审计效率的途径
1、合理利用审计资源,严格按计划实施审计项目
审计计划是提高审计效率的需要,也是咨询机构内部控制的需要。工程审计项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所涉及的专业面越来越广,一般项目除土建专业外,电气,暖通,消防、给排水,园林,装饰等专业一应俱全。工程结算审计需要各专业分工协作,甚至需要整合咨询机构所有专业力量或聘请外部专家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项目负责人若无计划实施随意发挥,专业之间的统筹协作就会有问题,继而对项目完成的工作效率产生影响。因此咨询机构在接受委托确定项目负责人、项目审计组成员后,由项目审计组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根据合同约定的审查期限分阶段安排工作,将项目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到每一个审计人员,并要参加本项目的每一位审计人员清楚工作目标,明确合同期限。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保证审计人员项目分工的稳定。由于审计对象的多样性,审计过程中还要对项目计划及时修整,争取项目时间安排的主动权。
审计过程中还应注意合理利用审计资源,缩短审计周期。缩短审计人员对项目的了解时间缩短审计周期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对于特殊工程的设备材料,特别是外购设备材料的采价程序,审计组应在保证公正的前提下通过承、发包双方既有渠道,或利用咨询机构现有价格资源,尽量缩短采价的时间。
2、遵守执业规范,保证审计项目的公正性和时效性
工程审计项目涉及工程发、承包双方的经济利益,无论哪一方,如果对咨询机构的工作方法或审计程序感到不公正,咨询机构的公信力会受到影响,审计组的工作成果要为他们所签证确认就会变得困难。有些机构在承接较小的项目时,审计组由一人说了算,没有内部复核,对外联系任由一个人进行,以及审计人员在交往过程中的失当,均有可能招致委托方或承包方对咨询机构产生不信任感。
3、合理选用审计方法,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执业较为谨慎的造价工程师在审核较小的审计项目时,多自觉不自觉地采用详细审计的方法来完成审计项目。但较大的工程项目详细审计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不符合现代审计时效性的要求。工程造价编制和工程造价审计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全面的编制,后者是合理科学的抽样审计,因此工程造价审计必然适用抽样审计。审计抽样不是随意抽样,除了抽样方法的科学性以外,还要求遵循重要性原则。在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上,审计组可以在项目审计计划中规定应审查项目的重要性标准。在该项目段符合性测试通过的前提下,不属于重要性标准的不作为审计关注的重点。
4、签证审计定案表,按期完成工程竣工结算报告的编制
签证审计定案表作为工程造价审计最重要的环节,控制难度最大。一些工程项目由于施工合同签订不严谨,施工期间现场管理不到位,变更签证手续不全等原因,给工程竣工结算带来了不确定因素。由于发、承包双方利益不同、站的角度不同,各说各的理,审计签证时往往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给最终的工程结算审计工作造成困难,致使咨询机构审计周期延长导致违约。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需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应用、网络风险以及电子商务对其管理层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网络经济的影响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应对措施。在证据收集程序中,应注意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并考虑电子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此外,开发电子
虚构收入的各种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包括利用阴阳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现象。同时,也介绍了企业盈利管理中常用的推迟确认收入的手法。此外,还提到了企业转移费用、虚增利润的手段,如通过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等方式调节利润。这些手法往往涉及会计操作
五种审计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外部借鉴法、统计核算法、法规衡量法和目标管理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审计范围包括法律符合性、行政管理、员工记录、员工关系以及人事信息系统等方面。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合规性和人力资源财务审计。通过审计,可以发现问题
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存在的问题包括: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不独立、法规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低和技术落后。完善内部审计发展的对策包括: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并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