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和解和刑事撤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刑事和解的特点是,虽然可能达成和解协议,但仍有可能继续追究刑事责任;而刑事撤案则意味着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达成和解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意见,并对和解的自愿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同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案件应当予以撤销、不起诉、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而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刑事终止审理的法律规定及裁定书内容。文章介绍了刑事终止审理的法定情形,包括案件情节轻微、超过追诉时效等。文章还给出了刑事终止审理裁定书的范文,并指出当事人可以提出抗诉。文章旨在为公众普及刑事终止审理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了法律咨询渠道。
刑事和解的相关程序及条件。在刑事案件中,如果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都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被告人从宽处理。刑事和解的条件包括犯罪嫌疑人认罪、双方自愿,并适用于轻微刑事案件如未成年人和七十岁以上老年人的案件,但不适用于国家工作人
人民检察院对刑事和解的审查内容,包括双方自愿和解情况、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及赔偿情况、被害人谅解情况、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及社会公德等方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自诉案件与公诉案件的区别,自诉案件代理人享有更多诉讼权利,包括申请回避、和解撤诉和上诉等。
刑事诉讼调解程序的明确性要求,包括适用刑事和解程序的案件范围、法律效力以及调解过程的规范性。调解程序需经当事人自愿申请或同意,司法机关可根据案件情况提出从宽处理建议。同时,对调解人资格、期限、次数及法律后果进行了明确规定,并限制了通过调解改变罪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