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在建工程计提减值如何准备审计策略

在建工程计提减值如何准备审计策略

时间:2024-04-04 浏览:10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696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影响与计提条件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是对企业在建工程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情况进行预先计提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计提条件包括长期停建并且预计在未来3年内不会重新开工的在建工程、所建项目已经落后且经济利益不确定、以及其他证明在建工程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况。

影响企业利润的计提减值准备

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压缩作用,与其他资产的减值准备一样,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会降低企业的会计利润。对于长期停建且不会重新开工的在建工程、已经落后且经济利益不确定的项目以及其他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况,企业应当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然而,某些企业可能对于已经停工多年的在建工程没有计提减值准备,这种做法违背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影响了财务报表的质量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这样的做法可能会误导投资者对公司的正确判断,具有操纵利润的嫌疑。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对于已经确认发生减值的资产,应当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并在期末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因此,计提减值准备会压缩企业利润,从而降低财务报表上的业绩。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不可逆性

与其他资产的减值准备不同,一旦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是不可逆转的。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一旦计提后,无法转回。因此,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对于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比较普遍,而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在建工程等减值准备的计提较少。一些公司可能会在某些年份大量转回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然而,对于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一旦计提,就无法转回,因此不能作为利润调节器,也不能为过去的误判而计提的减值准备埋单。因此,将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作为“利润调节器”具有一定的风险。

如何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在建工程的减值准备计提方法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类似。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相对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更加复杂。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由财务部门根据会计政策在期末计算得出,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计提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然而,由于资产市场的不完善和评估行业的发展不成熟,企业很难获得真实、合理的市场价格,从而无法客观地确认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因此,在确定可收回金额时,往往需要依赖其他方法,如评估。然而,我国的评估行业发展不够成熟和完善,评估方法和结果存在较大的弹性,甚至可能受到人为操纵的影响。这使得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可靠性,上市公司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操纵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如何规范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为了规范上市公司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完善内控制度

良好的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规范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计提至关重要。企业必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严格分离不相容职务、规范授权机制、建立健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等措施来保证减值准备提取的客观公允性。

加强外部审计监督

注册会计师的外部审计监督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应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力度,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提高审计独立性的保障。此外,还应制定关于资产减值的专门审计准则,为注册会计师资产减值审计提供技术支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考虑因素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需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应用、网络风险以及电子商务对其管理层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网络经济的影响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应对措施。在证据收集程序中,应注意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并考虑电子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此外,开发电子

  •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虚构收入的各种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包括利用阴阳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现象。同时,也介绍了企业盈利管理中常用的推迟确认收入的手法。此外,还提到了企业转移费用、虚增利润的手段,如通过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等方式调节利润。这些手法往往涉及会计操作

  • 审计方法

    五种审计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外部借鉴法、统计核算法、法规衡量法和目标管理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审计范围包括法律符合性、行政管理、员工记录、员工关系以及人事信息系统等方面。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合规性和人力资源财务审计。通过审计,可以发现问题

  • 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存在的问题包括: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不独立、法规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低和技术落后。完善内部审计发展的对策包括: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并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 合并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处理方法
  • 资产减值怎么核算
  • 在建工程计提减值如何准备审计策略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