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其基本特征,无论是部门内部还是企业单位内部的审计机构,都必须保持组织上和业务上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不应附设在财务部门或其他职能部门中,以确保审计的客观公正性。审计独立性是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前提要求。
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应专职从事审计工作,完全脱离其他具体业务活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精干,根据需要聘用合适的人员。专职高效是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
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具备一定的权威性,以顺利开展审计工作。根据审计署在《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的指出,内部审计是国家授予的权力。部门和单位在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时,应明确规定内部审计的职责和权限,并强调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以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内部审计机构还应通过科学的审计成果来增强其权威性。
审计过程中关于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相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审计师需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了解相关事项,获取相关文件和凭证,并与银行、法律顾问和律师进行函证。同时,还需复核税务报告、会议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等,以确定会计报表披露的或有负债是否恰当,
新条例下审计监督范围的进一步明确。审计机关将对财政资金的运用进行跟踪审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范围明确,专项审计调查范围增加。同时,审计结果的公布更加开放,并明确不事先通知的直接审计情形。为规范审计机关行为,保障审计决定的准确和公正,新条例还加强对审
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所需的要求。审计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并在办理审计事项时回避利害关系,同时负有保密义务。审计机关在封存被审计单位资料时需遵循程序,并由专门领导负责组织和指导审计工作。
国务院公布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新条例为审计部门提供了更具体的权限,包括封存资料和资产、查询账号和存款以及对不配合审计的单位实施处罚。同时,公布审计结果的范围扩大,有助于提升审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虽然增强了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