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机构 >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原则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原则

时间:2024-06-26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743

独立性原则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其基本特征,无论是部门内部还是企业单位内部的审计机构,都必须保持组织上和业务上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不应附设在财务部门或其他职能部门中,以确保审计的客观公正性。审计独立性是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前提要求。

专职高效原则

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应专职从事审计工作,完全脱离其他具体业务活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精干,根据需要聘用合适的人员。专职高效是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

权威性原则

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具备一定的权威性,以顺利开展审计工作。根据审计署在《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的指出,内部审计是国家授予的权力。部门和单位在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时,应明确规定内部审计的职责和权限,并强调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以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内部审计机构还应通过科学的审计成果来增强其权威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审计职责

    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审计职责,包括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下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审计结果报告包含对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审计范围的说明、审计发现和问题的说明、整改建议及跟踪审计情况。同时,纳税人需按法律规定向税务机关报

  •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考虑因素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需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应用、网络风险以及电子商务对其管理层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网络经济的影响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应对措施。在证据收集程序中,应注意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并考虑电子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此外,开发电子

  •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虚构收入的各种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包括利用阴阳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现象。同时,也介绍了企业盈利管理中常用的推迟确认收入的手法。此外,还提到了企业转移费用、虚增利润的手段,如通过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等方式调节利润。这些手法往往涉及会计操作

  • 审计方法

    五种审计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外部借鉴法、统计核算法、法规衡量法和目标管理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审计范围包括法律符合性、行政管理、员工记录、员工关系以及人事信息系统等方面。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合规性和人力资源财务审计。通过审计,可以发现问题

  •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原则
  • 规模化私企的内外部审计工作有哪些关系
  •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有哪些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