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领导是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主要方式,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能够独立地开展工作,不受企业行政管理当局的影响。然而,由于内部审计的结果不能直接向企业管理当局报告,导致在采取必要的措施方面比较迟缓,从而削弱了内部审计为管理服务的作用。
在这种设置方式下,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管理层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其工作有时会受到企业管理层的影响和制约,审计的独立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然而,这种设置方式有利于企业高级管理层根据内部审计的结果及时采取措施,从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和改善经营管理的角度考虑,较第一种设置方式更为有利。
由于企业最高财务主管是直接负责企业财务工作的管理人员,内部审计机构接受他的领导,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不利于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因而较少采用这一设置方式。
我国内部审计机构以接受部门或单位行政领导人的领导,向他们报告为主要的方式。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内部的地位和层次上,各单位或部门又有所不同,有的接受厂长、经理直接领导,有的接受副厂长、副经理领导,还有的接受总会计师领导等。另外,在审计业务方面,我国内部审计机构要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指导,这是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一个显著特征。
根据我国《审计法》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对本单位以及本单位的下属单位的以下事项进行内部审计监督:
为了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能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具有以下权限:
审计过程中关于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相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审计师需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了解相关事项,获取相关文件和凭证,并与银行、法律顾问和律师进行函证。同时,还需复核税务报告、会议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等,以确定会计报表披露的或有负债是否恰当,
新条例下审计监督范围的进一步明确。审计机关将对财政资金的运用进行跟踪审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范围明确,专项审计调查范围增加。同时,审计结果的公布更加开放,并明确不事先通知的直接审计情形。为规范审计机关行为,保障审计决定的准确和公正,新条例还加强对审
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所需的要求。审计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并在办理审计事项时回避利害关系,同时负有保密义务。审计机关在封存被审计单位资料时需遵循程序,并由专门领导负责组织和指导审计工作。
国务院公布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新条例为审计部门提供了更具体的权限,包括封存资料和资产、查询账号和存款以及对不配合审计的单位实施处罚。同时,公布审计结果的范围扩大,有助于提升审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虽然增强了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