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法法规 > 审计监督范围进一步明确

审计监督范围进一步明确

时间:2025-04-26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3524
日前,国务院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新条例将于2010年5月1日起施行。新条例重点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修订,将能起到什么作用?国务院法制办、审计署有关负责人联合接受了记者采访。

财政资金运用实行跟踪审计

根据新条例的规定,审计机关将对财政资金的运用进行跟踪审计,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并加大审计监督力度。这一规定是对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的具体落实。审计机关将依法对其他单位和项目接受、运用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建设项目审计范围明确

新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建设项目审计的具体范围。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包括使用预算内投资资金、专项建设基金、政府举借债务筹措的资金等财政资金的全部建设项目。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则是指未全部使用财政资金,但财政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超过50%,或者政府拥有项目建设、运营实际控制权的建设项目。

专项审计调查范围增加

新条例还增加了对预算管理或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等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的专项审计调查范围。此外,条例还明确了对社会审计机构(即会计师事务所)核查的具体范围。

审计结果的公布更加开放

查询账户和存款的程序和期限

为保障审计监督的依法实施,新条例增加了查询账户和存款的具体程序,并规定了封存资料和资产的程序和期限。

扩大可公布审计结果的范围

新条例扩大了可以公布的审计结果的范围。现行条例将公布范围限制在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要求、社会公众关注以及法律法规要求的审计结果上。为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取消了现行条例的范围限制。然而,公布会计师事务所相关审计报告的核查结果时,需与有关主管机关协商。对于上市公司的审计结果公布,条例规定在公布前5日需将拟公布内容告知上市公司。

明确不事先通知的审计情形

为保障被审计单位的合法权益,新条例明确了审计机关可以不事先通知而直接进行审计的情形。根据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前需在3日前通知被审计单位,但在“遇有特殊情况”时可以不事先通知。新条例规定,“特殊情况”仅限于办理紧急事项、被审计单位涉嫌严重违法违规以及其他特殊情况。

加强对审计机关的监督

为规范审计机关行为,保障审计决定的准确和公正,新条例从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对审计机关的监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被审计单位转移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的处罚

    被审计单位违反法规转移财务收支相关资料的处罚问题。被审计单位若违规转移、隐匿、篡改或毁弃财务资料,审计机关将提出处分建议。若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纳税申报违规的处罚及政府投资和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内容。审计机关在对建设项目审计时会

  • 审理报告的办理程序

    审计机关在审计报告复核与审理后的办理程序,包括提出审计报告、处理处罚审计决定、建议处分和移送等环节。同时,文章还解答了税务登记变化时的办理程序以及拒绝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资料的处罚措施。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通报

  •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处罚措施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处罚措施。对于骗取退税款的行为,税务机关会追缴退税款并处罚款,若构成犯罪则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根据骗取退税款的金额不同,税务机关有权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骗取者办理出口退税。此外,文章还涉及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

  • 审计监督范围进一步明确

    新条例下审计监督范围的进一步明确。审计机关将对财政资金的运用进行跟踪审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范围明确,专项审计调查范围增加。同时,审计结果的公布更加开放,并明确不事先通知的直接审计情形。为规范审计机关行为,保障审计决定的准确和公正,新条例还加强对审

  • 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审计职责
  • 新条例增强财政资金运用实行跟踪审计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力度
  • 纳税人损坏或虚报账薄的法律处罚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