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5日
作者浙江厚望律师事务所方桂法
有个颁发给上几亿人的证件,没有发证的法律的依据,对侵犯证件行为也找不到法律依据来制裁,这是多么奇怪的事情。这事情就在打官司的过程中呈现出来了。
这个证就是《土地承包权证》,打了官司之后,随着关于农村土地承包权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颁布和实施,这件农村土地承包权行政争议的案件也将成了法制建设进程的见证。今天,把这案件搬了出来,感觉到五粮醇香味正浓。
这个案件的委托人是浙江省兰溪市北向山脚下的一个农民,名叫钱*平,他为了解决门前通路问题,与市政府打起这场土地承包权争议官司。
那么,为什么解决门前通路要与市政府打官司呢?原来钱*平门前有一块承包田,大概八十公分宽,横卧在钱*平房子门前和村公路之间,在钱*平几户人家建造房子抬高屋基和村做公路抬高了路基后,这块承包田成了他们门前跨不过的一条坎,截断了钱*平大门和公路之间的通行。
这块位于钱*平门前的承包田,在我国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时,由村经济合作社发包给了同村民小组的钱*行户,位于地名叫农家下的地方,总共是55市斤产量(相当于0.03亩),田北面是钱*平、钱三星几户人家的房子,南面是通村公路。在1996年,钱*平为了门前通路曾托承包组长去协商,钱*行要求用承包田来调换,并补偿每平方米200元,结果未成。后来又协商多次,也无结果。
1998年,市第二轮农村土地延包开始,钱*平村所在的第六承包制组在11月份召开土地延包村民会议。会议上,经村民同意决定留取地名为农家下的承包田,用于公益事业和农户建房。接着,农户按照会议决定签订了《提取机动田协议》,协议明确提留了村前农家下承包田,提留农户可以在建房等方面提供优惠。当时,钱*行的协议也明确了提留村前农家下207市斤产量的田,在提留协议上用括号明确了门口田55市斤被提留,该协议内容有村经济合作社的印章,没有钱*行
我国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及相关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对于不属于行政复议前置情形的,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确认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案件、纳税争议案件、工伤保险案件和价格违法的处罚等。对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不服的,需先向上一级
行政管理相对人在面对行政争议时的自由选择制度和复议前置制度。前者允许当事人选择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争议,但选定复议后不能再申请诉讼;后者则规定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对复议决定不服才可提起诉讼,且需在特定情况下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专利行政复议的相关内容。专利行政复议是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与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产生的争议进行复查并作出裁决的行为。申请复议需满足条件:主观认为权益受侵犯,并在得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15日内提出。复议由申请人启动,不能由国务院专利
行政主体在行政法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我国行政机关存在职责不明确的现象,确定行政组织的主体资格是实现依法行政的必要条件。行政主体的概念在行政活动中具有实践意义,它能确定行政行为的效力和行政诉讼的被诉人,保证行政活动的连续性和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