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市属国营工矿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中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
发文号日期:厦政〔1981〕378号
废止依据:因不符合当前经济体制改革要求,自行失效
2.市工业企业产品零部件协作加工问题若干暂行规定
发文号日期:厦政〔1982〕65号
废止依据:同上
3.关于进一步完善国营工交企业经济责任制的若干问题暂行规定
发文号日期:厦政〔1982〕84号
废止依据:同上
4.文件的补充通知(集体所有制工交企业的若干政策问题)
发文号日期:厦政〔1982〕87号
废止依据:同上
5.市工业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若干规定通知
发文号日期:厦政〔1983〕118号
废止依据:方面已有一系列新的规定
6.关于抓紧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发文号日期:厦政〔1980〕278号
废止依据:国务院及省政府已有新的规定
7.厦门市人民政府民船管理暂行办法
发文号日期:厦府船字〔1965〕第089号
废止依据:不符合当前情况自然失效
8.关于加强厦门地区船只管理的暂行规定
发文号日期:〔65〕厦委公字第034号
废止依据:同上
9.关于降低民间运输管理费的通知
发文号日期:〔66〕厦委财字第075号
废止依据:同上
我国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及相关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对于不属于行政复议前置情形的,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确认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案件、纳税争议案件、工伤保险案件和价格违法的处罚等。对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不服的,需先向上一级
行政管理相对人在面对行政争议时的自由选择制度和复议前置制度。前者允许当事人选择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争议,但选定复议后不能再申请诉讼;后者则规定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对复议决定不服才可提起诉讼,且需在特定情况下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专利行政复议的相关内容。专利行政复议是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与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产生的争议进行复查并作出裁决的行为。申请复议需满足条件:主观认为权益受侵犯,并在得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15日内提出。复议由申请人启动,不能由国务院专利
行政主体在行政法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我国行政机关存在职责不明确的现象,确定行政组织的主体资格是实现依法行政的必要条件。行政主体的概念在行政活动中具有实践意义,它能确定行政行为的效力和行政诉讼的被诉人,保证行政活动的连续性和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