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解释(二)第十一条规定,被害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如果他们认为公安机关依据该法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根据该条规定,被害人可以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
被害人是治安案件的受害者,因此公安机关对被处罚人的行政处罚是否公正,与被害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和第十三条第三项的规定,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根据这两条规定,被害人可以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29条和《国家赔偿法》第9条规定,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复议机关在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后,如果确认其违法,将作出赔偿决定,以修复申请人因此遭受的损害。
行政复议机关对申请人的复议申请进行书面审查,首先审查被提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只有在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情况下,才会对赔偿请求进行审查。如果认定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复议机关可以不再审查赔偿请求,直接作出不予赔偿的决定。在赔偿处理中,行政复议机关可以适用调解,并以调解书的形式解决赔偿争议,也可以直接作出赔偿决定。
如果申请人对复议机关作出的不予赔偿决定或赔偿金额有异议,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的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另外,如果对复议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审查决定和赔偿决定都不服,可以在复议决定书后的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附带赔偿诉讼。
行政复议程序的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在收到申请后,县安监局需按规定时间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对于受理的申请,市安监局会将相关材料发送给被申请人,并开展书面审查或必要的调查。最终,县安监局会根据审查结果作出复议决定,并送达相关当事人。
刑事自诉案件包括的类型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被害人认为对方重婚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有责任予以立案调查,公安机关依报案、举报或其他线索进行侦查,侦查结束且证据充分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由人民法院审判。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立案决定书一般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对于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出具给被害人或控告人的通知其该案件已经立案侦查的法律文书。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