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重构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原因是什么
律师解答:之所以要重构行政合理性原则,一个方面是因为行政合理性原则在运行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另一个方面是因为行政合理性原则还可以和行政合法性原则继续成为我国行政法的两大基本原则,而且现实之中也需要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规制。
相关法律常识: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并列构成了我国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二元格局。笔者以为这一格局仍可继续维持。当然,笔者并不反对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其他划分,只要它符合人们的一般认识,符合行政法的规律(包括行政与法的关系、行政与司法的关系等)即可。
合法与合理二分,符合国人常识。中国素有“情、理、法”之说,作为法律取“理”、“法”二字即可,融“情”于理、法之中。理与法,虽然其间难以明确界分,但仍各有其用,各司其事。行政法基本原则二元格局之所以仍有很大的市场,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法学界和实务界较广泛的认同,其缘由大概与此亦有相关。
合法与合理的二分,反应了对行政权行使的不同要求。从现今较多的对行政合法性原则的界定来看,其合法主要还是形式的合法,要求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恪守法律保留、法律优位,追求的是一种形式法治。而行政合理性原则则主要是从法律目的、法律精神等方面出发阐发法的实质内涵。笔者以为行政合理性原则,对有法律规范的领域和无法律规范的领域都能进行规制,要求行政主体应合乎设定行政权的目的地行使行政权,追求的是一种实质法治。当然,行政合理性原则并没有超出法治的范畴,也要通过法律规范、法律原则等加以体现。但是合理与合法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和界限。两者之间有重合的内容,也有相互冲突的内容,但有交叉有矛盾正是法律原则的特点。行政的合法与合理,共同构筑成行政法治。两者能够发挥不同的功能,能对行政权提出不同的要求,这也反映出人们认识的细化和深化。
行政复议中申请人应承担的义务,包括填写复议申请书、执行被申请人具体行政行为、协助调查取证和履行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复议决定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复议的具体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理和决定等步骤。
行政复议决定的强制执行程序。当被申请人不履行生效的复议决定时,行政复议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应责令其履行。若申请人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机关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复议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在不同情况下,按照特定规则申请行政复议。当事人如
劳动局处罚行政复议的相关法律流程。当劳动局对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时,应在三十日内答复。行政复议机关需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依法处理或转送其他机关处理。同时,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会提出审查意见,经同意或讨论后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包括维持、履行职责、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处罚时应当合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进行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