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议申请是指行政相对人要求复议机关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不当,以及确认抽象行政行为不合法的请求。复议申请是行政复议的出发点,也是行政复议程序不可缺少的环节。
1、申请复议的条件
申请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合格申请人:申请人必须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 明确被申请人:申请人必须明确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
3) 具体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申请人必须提出明确的复议请求和相应的事实根据。
4) 属于申请复议范围:申请人的请求必须属于行政复议的范围。
5) 受理复议机关管辖:申请人的请求必须属于受理复议机关的管辖范围。
6)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申请复议期限
行政相对人应当在知道相应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天内提出复议申请。超过60天的申请将被视为无效。若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导致申请期限耽误,申请期限将从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3、复议申请形式
申请人可以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复议申请。对于口头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对于书面申请,申请人应当向行政机关递交复议申请书。
复议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 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 被申请人的名称和地址。
3) 申请复议的要求和理由。
4) 申请的年、月、日。
请注意,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已被法院受理,将不得再申请行政复议。
复议受理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基于审查申请人所提出的复议申请是否有正当理由而决定是否收案和处理。
复议机关在收到复议申请后,应当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对申请书进行审查,并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1) 对于符合申请复议条件且未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申请,应当决定受理。
(2) 对于不符合申请复议条件的申请,应当决定不予受理,并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的理由。
(3) 对于复议申请请求内容有欠缺的申请,应当决定发还申请人并限期补正。
(4) 对于复议申请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但不属于该机关管辖的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管辖权的复议机关提出。
(5) 如果行政复议机关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受理。必要时,上级行政机关也可以直接受理。
行政复议的对象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包括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强制措施决定、证书变更等。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针对这些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同时,对行政机关所依据的规定也可以提出审查申请。
行政不作为类案件的案由确定方法及其适用范围。首先以“诉”作为案由的第一个构成要素,然后加入行政主体类别和不履行特定行政职责或义务作为后续构成要素。具体确定方法以公安机关不履行保护人身权法定职责为例。案由适用范围和确定时间在立案审查阶段,并可根据审理情
劳动局处罚行政复议的相关法律流程。当劳动局对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时,应在三十日内答复。行政复议机关需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依法处理或转送其他机关处理。同时,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会提出审查意见,经同意或讨论后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包括维持、履行职责、
企业破产时工伤职工的待遇解决方式。包括申请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待遇的具体支付方式和劳动合同终止与经济补偿等内容。工伤职工可依法享受相关待遇,企业破产时应当依法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费用。对于异议,职工可申请行政复议或诉讼。单位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