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与保证人同时破产时保证责任的相关问题有哪些
时间:2025-02-19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债务人与保证人同时破产时的保证责任问题
负补充责任保证人的清偿问题
取消负补充责任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
在债务人与保证人同时破产时,根据法律规定,负补充责任的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应被取消。此时,债权人享有只向债务人或保证人中的一方追偿的选择权。然而,由于债务人与保证人已经同时破产,只向任何一方追偿都无法使债权人得到充分的清偿。因此,只有向两方共同追偿,才符合债权人的利益。此外,如果要求债权人按照先向一方追偿,然后再以未受偿的余额向另一方追偿的清偿顺序,可能导致后追偿一方的破产财产已经分配完毕,从而导致其实际上被免除责任的不合理现象。因此,债权人应有权同时向两个破产人申报债权追偿。债权人向债务人申报债权时,应以全部债务金额为准。
负补充责任保证人的清偿范围
对于负补充责任的保证人来说,由于债权人已经同时向债务人追偿,保证人在向债权人清偿后将无法获得对债务人的代位追偿权。尽管负补充责任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被取消,但他们仍然只需要承担补充责任,即实际清偿债务人未能清偿的部分。然而,由于债权人在债务人清偿之前无法确定保证人承担补充责任的范围,因此,债权人可以先以全部保证债权额向保证人申报债权。在破产分配过程中,如果债权人先从债务人那里获得清偿,就应根据实际清偿结果相应调整对保证人的破产债权额。如果债权人先从保证人那里获得清偿,应先将款项存入法院,待债权人从债务人那里获得偿还后,再根据保证人实际应承担补充责任的范围向债权人支付,剩余款项由法院收回,并分配给其他破产债权人。
保证人的补充责任计算
保证人的补充责任应根据破产债权额而不是实际分配额计算,否则将不适当地扩大其责任范围,使保证人的补充责任变成连带责任。
负连带责任保证人的清偿问题
在负连带责任的保证人与债务人同时破产时,由于负连带责任的保证人与债务人之间的责任关系是主次关系而非分担关系,因此,负连带责任的保证人在代债务人承担清偿责任后,有权就全部清偿额向债务人追偿。当负连带责任的债务人(包括保证人)全体或部分破产时,债权人可以将其债权总额同时或先后分别作为破产债权向每个破产人追偿。然而,债权人获得的清偿总额不得超过原债权额。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债务人与担保人的责任分割问题
中国担保法关于债务人与担保人责任分割的问题。担保人的保证责任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在一般保证下,保证人在特定条件下可拒绝承担债务;而在连带保证下,债权人可要求保证人独自承担债务。债务人与担保人的具体责任分割取决于担保合同中的约定。
-
保证责任的分类与先诉抗辩权
我国担保法中保证责任的分类与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担保的关系,指出连带责任担保是普遍适用的形式。在一般保证中,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其行使的时间和条件依据担保法的规定。先诉抗辩权的性质是暂时拒绝履行债务,延缓保证责任的承担,而非免除责任。
-
票据保证人的连带责任
票据保证人的连带责任。票据保证人的责任在于与债务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范围包括票据金额、利息和费用等。与一般保证中的补充责任不同,票据保证中保证人的责任是连带责任,无需先向被保证人请求履行债务,可直接向保证人请求付款。此责任旨在增强票据的信用功能,
-
担保责任失效时间的规定
我国法律关于担保责任失效时间的规定,详细介绍了担保人在担保责任失效时间方面的法律规定。文章还介绍了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的不同情形,包括提供可供执行财产情况、债权转让、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债务转让以及主合同变动等。同时指出债权人和债务人在变更主合同内容时需要
-
抵押人追偿权的限制
-
担保人还款后追偿时间
-
债务人与保证人同时破产时保证责任的相关问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