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时受到一定的限制。这里特指涉及利息的主债务。根据《破产法(试行)》第31条规定,未到期的债权在破产宣告时视为已到期债权,但应减去未到期的利息。根据最高院《破产法(试行)意见》第64条规定,计息的破产债权应计算到破产宣告之日止。根据最高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1条第1款第2项、第3项、第4项的规定,债务人未执行生效法律文书应加倍支付的迟延利息、破产宣告后的债务利息以及债权人参加破产程序支出的费用均不属于破产债权。
(一)按约定承担保证份额
根据《担保法》第十二条规定,当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时,保证人应根据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如果没有约定保证份额,保证人将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保证人有义务担保全部债权的实现。
(二)一般保证责任
一般保证是指当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根据保证合同约定承担保证责任。根据《担保法》第十七条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且在对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无法履行债务之前,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然而,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之一,保证人不能行使上述权利:债务人住所变更导致债权人难以要求其履行债务;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并中止执行程序;保证人以书面形式放弃上述权利。
(三)担保范围
根据《担保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以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如果保证合同另有约定,则按照约定执行。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担保范围,则保证人应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
(四)债权转移后的担保责任
债权转移意味着保证人需要承担责任的对象发生变化。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如果在保证期间,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保证人仍需在原保证担保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如果保证合同另有约定,则按照约定执行。
我国关于担保人责任分担的法律条文,对于承担了保证责任的保证人能否向其他连带共同保证人追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连带共同保证中,未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已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向其他连带保证人追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不受债权人是否向未承担责任
担保法第十八条关于连带责任保证的定义和规定。连带责任保证是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清偿,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清偿的担保形式。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加重了保证人的负担,但对债权人更为有利。在审判实践中,需要注意主债务履行期限和主债务人的
保证责任的免除情形。首先阐述了保证合同未成立的情况,包括主合同尚未成立和保证合同不具备依法成立的形式要件。其次,介绍了保证违反禁止性规定的情况,包括国家机关所提供的保证等明确禁止的情形。在这些情况下,保证人无需承担保证责任。
担保人在保证合同中的作用、担保范围、保证人资格的特殊规定、可充当保证人的类型以及保证的方式。担保人在债务到期债务人无法偿还时,需承担偿还责任。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等。不同形态的组织和个人在符合法律要求的情况下可充当保证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