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合违约金问题,对《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的理解:
1.首先明确,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前,没有用人单位收取劳动者违约金合法性的法规规定。
2.其次,第九十七条明文规定:继续履行的劳动合同应当是“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的。
3.所以,由于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前订立的劳动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条款”,没有法规依据,没有依法订立,是无效条款。尽管该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法》施行之日存续,但是其中“违约金条款”因为无效而不得继续履行。该劳动合同其他符合法规规定的条款,继续履行。
二、《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支付违约金的情形,只有2种:
1.服务期违约;
2.竞业违约。
劳动者支付服务期违约金的必要条件:
1.用人单位对员工实施了名副其实的专业技术培训,能够出具专业技术培训的费用票据;
2.用人单位与被培训的员工订立有约定服务期的协议。
3.被培训的员工在服务期内提前辞职。
以上3项缺一不可。
劳动者支付竞业违约金的必要条件:
1.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2.用人单位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之间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有竞业限制的条款,并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3.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的约定。
以上3项缺一不可。
三、你在劳动合同期内辞职不用支付违约金,理由如下:
1.你没有参加公司的相关培训也不存在竞争行业的保密协议,不符合《劳动合同法》支付违约金的规定。
2.你与公司的劳动合同条款明确规定:“在合同期内,如本合同的条款与国家、省、市有关劳动管理新规定不符,双方按新规定执行”。对你太有利了!你与公司约定的“违约金条款”,在《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前没有法规支持,在《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后明显违反法规,双方应该按新规定执行。按照新规定你不用支付违约金。
3.不能想象,当《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之后,还允许违反该法律的“违约金条款”合法的存在并继续履行。
综上所述,你不具有支付违约金的必要条件,在劳动合同期内辞职不用支付违约金。公司领导对《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的理解,是错误的。
政府采购与法律规定的关系。文章详细阐述了政府采购主体的特定性,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等。还提到了军事采购和国有企业采购的特殊性以及政府采购资金的特定性。此外,文章也涉及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在政府采购中的特殊情况以及政府采购项目范围的特定性
财政部发布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工作通知。通知要求推进协议供货和定点采购信息公开,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财政部要求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地方分网建设,实现政府采购信息的完整全面发布,包括采购项目全过程信息公开、具体成交记录等。此外,通知还强调了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中关于政府采购合同的变更、中止或终止的规定。该条例明确了合同双方不得擅自变更、中止或终止合同,若继续履行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则双方应变更、中止或终止合同。同时,规定了合同变更、中止或终止后的责任承担方式。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签订采购合同后,成交供应商放弃中标的,是属于合同违约的情形,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如保证金不退还、赔偿损失等。第四十六条 采购人与中标、成交供应商应当在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采购文件确定的事项签订政府采购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