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合违约金问题,对《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的理解:
1.首先明确,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前,没有用人单位收取劳动者违约金合法性的法规规定。
2.其次,第九十七条明文规定:继续履行的劳动合同应当是“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的。
3.所以,由于在《劳动合同法》施行前订立的劳动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条款”,没有法规依据,没有依法订立,是无效条款。尽管该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法》施行之日存续,但是其中“违约金条款”因为无效而不得继续履行。该劳动合同其他符合法规规定的条款,继续履行。
二、《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支付违约金的情形,只有2种:
1.服务期违约;
2.竞业违约。
劳动者支付服务期违约金的必要条件:
1.用人单位对员工实施了名副其实的专业技术培训,能够出具专业技术培训的费用票据;
2.用人单位与被培训的员工订立有约定服务期的协议。
3.被培训的员工在服务期内提前辞职。
以上3项缺一不可。
劳动者支付竞业违约金的必要条件:
1.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2.用人单位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之间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有竞业限制的条款,并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3.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的约定。
以上3项缺一不可。
三、你在劳动合同期内辞职不用支付违约金,理由如下:
1.你没有参加公司的相关培训也不存在竞争行业的保密协议,不符合《劳动合同法》支付违约金的规定。
2.你与公司的劳动合同条款明确规定:“在合同期内,如本合同的条款与国家、省、市有关劳动管理新规定不符,双方按新规定执行”。对你太有利了!你与公司约定的“违约金条款”,在《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前没有法规支持,在《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后明显违反法规,双方应该按新规定执行。按照新规定你不用支付违约金。
3.不能想象,当《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之后,还允许违反该法律的“违约金条款”合法的存在并继续履行。
综上所述,你不具有支付违约金的必要条件,在劳动合同期内辞职不用支付违约金。公司领导对《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的理解,是错误的。
政府采购中的行政复议制度。该制度允许供应商在采购行为侵犯其权益时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查。行政复议机关会审查采购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并遵循一系列程序规定以确保公正和透明,如听取陈述、参与过程、公开审议等。
政府采购制度在实际执行中与其本义的背离问题。文章指出当前政府采购定义将采购人定位为各级政府,这违背了政府采购确保政府资金所有权的初衷。采购单位利用采购人定位和相关法律规定作为抗拒政府采购的法律依据,导致采购人的定义与招投标法不一致,监督管理流于形式,
公开招标方式、邀请招标方式、竞争性谈判方式、单一来源方式和询价方式的定义、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公开招标适用于货物服务采购项目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情况;邀请招标适用于具有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供应商采购的情况;竞争性谈判适用于特定情形;单一来源方式适用
事业单位根据采购合同约定需要付款时,应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交预算拨款申请书和有关采购文件。收到财政部门开具的拨款通知书及有关凭证,按实际支出:。财政差额直接拨付方式政府采购的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