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相关 > 公务员法 > 高校和公立医院或将取消事业编制

高校和公立医院或将取消事业编制

时间:2024-11-25 浏览:4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1225

高校、公立医院或不纳入编制管理?

根据2016年1月15日在京举办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最新动态及热点问题高峰论坛"上相关部委官员的表态,高校和公立医院可能会取消事业编制。这一改革对相关领域将产生重大影响。

编制创新改革与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相关

外界分析,编制创新改革的研究与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有关。目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已基本完成,大部分城市的事业单位已开始缴纳社保。然而,这次养老保险改革并未统筹考虑编内、编外人员的问题,导致编内、编外人员之间存在"同工不同酬"的问题。

编内、编外人员的不同待遇

在有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内部,编内和编外人员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编内人员享受更稳定的工作和更好的福利待遇,而编外人员则无法享受相同的待遇,包括涨工资、职业年金和其他福利。这种"同工不同酬"现象在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

高校、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

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最新动态及热点问题高峰论坛"上,相关部委官员表示,今年将重点研究编制创新改革,特别是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对相关改革的影响。

对于事业单位的编制管理取消,对编外人员来说是好消息。目前,北京市已成为首个取消高校、公立医院编制管理的地区。根据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高等学校、公立医院等将逐步创造条件,保留其事业单位性质,不再纳入编制管理。

编制创新改革的具体内容尚不明确

目前,对于编制创新改革的具体内容尚不明确。北京高校普遍采取"备案制管理",即根据编内和编外人员的数量备案职工岗位并进行财务预算。然而,更细节的内容仍需要在改革的试点和探索中发展出一套新的管理规范。

公益一类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编制管理

根据专家的建议,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编制管理应严格限制,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可以适当放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完全依靠财政拨款,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则依靠财政拨款和公共服务收费。对于依靠公共服务收费的单位,所有聘用人员都应纳入编制管理,而不再需要财政拨款。这样可以提高运行效率。

下半场的改革挑战很大

事业单位改革的下半场将涉及编制创新改革、编外人员的安置以及高校、医院等单位取消编制管理。这些改革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取消编制管理的试点工作尚未展开,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已基本完成。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院在编人员辞职流程及相关法律问题解析

    首先是提交辞职申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辞职申请表》需要盖章。《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辞职暂行规定》第九条 辞职人员的人事档案,有关单位应按国家关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规定,进行移交、接转和管理

  • 哪些民事主体可以成为贷款担保人

    依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具有债务清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公民都可以成为贷款的担保人。第八条 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第九条 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

  • 事业单位认定职工为工伤以及工伤医疗报销

    工伤职工因伤情需转往上级医疗机构或转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须专科或三级医院出具转诊转院意见,并填写《工伤职工就医诊治申请表》,报经办机构审核批准。事业单位职工出了工伤,只要单位认定了工伤,就应当给予工伤职工包括工伤医疗待遇在内的工伤待遇。如果单位不予

  • 国家事业单位工资待遇

    国家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主要是由职务和级别结合而来的,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体现了不同工种之间一个合理的工资差距。事业编制可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

  • 高校和公立医院或将取消事业编制
  • 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如何保护
  • 怎么样的房子不能做房产抵押
行政相关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