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公证法 > 公证效力 > 用人单位对劳动规章制度制定和公示的举证责任和举证的技巧

用人单位对劳动规章制度制定和公示的举证责任和举证的技巧

时间:2024-07-28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1838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四)劳动规章制度举证的技巧和方法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公示,有一个举证责任的问题。那么,怎样来做好劳动规章制度制定和公示的证据保留工作呢?这里提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1、劳动规章制度制定和修改应严格履行“民主程序”,并保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协商的相关书面证据。从法律规定看,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流程为: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公示告知。为此,用人单位在制定和修改规章制度时,必须进行平等协商程序,并务必要留好记录,保存好相关证据,如会议纪要、讨论情况和经过、张贴公告的记录等。因为一旦劳资双方在劳动规章制度效力问题上发生争议,用人单位需要举证证明其规章制度是经过平等协商程序且曾向劳动者公示、告知,如果用人单位不事先保留相应证据,就无法证明相应的内容。2、严格履行“公示程序”,在规章制度公示或告知时选择易于举证的公示或告知方式,并保留已公示或告知的书面证据。规章制度是否向劳动者公示直接决定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的胜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及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规章制度只有向劳动者公示才对劳动者产生约束力。司法实践中劳动者往往以其不知道规章制度的内容为由主张规章制度未公示,用人单位也往往无法提供已经公示的证据,很多单位本应该胜诉的案件最终败诉问题往往就出在这里,员工的违纪行为本已经达到了规章制度中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条件,但是员工称不知道有这个制度,单位也无法证明曾向员工公示的证据,最终导致案件败诉。规章制度如何公示才更有利于今后在仲裁庭或法庭举证?规章制度公示与告知的方法与技巧:(1)员工手册发放(要有员工签领确认);(2)内部培训法(注意一定要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培训内容、与会人员签到);(3)劳动合同约定法;(4)考试法(开卷或闭卷,保留试卷);(5)传阅法(保留员工签名);(6)入职登记表声明条款(保存有员工签名的登记表);(7)意见征询法(保留员工意见的签名和书面资料)。尽量避免如下公示方法:(1)网站公布;(2)电子邮件告知;(3)公告栏,宣传栏张贴。从举证角度考虑,不推荐网站公布法、电子邮件通知法、公告栏张贴法,因为这三种公示方式都不易于举证。3、对于已经存在的劳动规章制度进行合法性审查,从内容和程序两个方面加以补正。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进行修订或删除,甚至推倒重来,并重新履行法定程序,以使其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单位对劳动规章制度制定和公示的举证责任和举证的技巧

劳动规章制度的举证责任及方法

一、劳动规章制度的举证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因此,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公示过程中,用人单位需要承担举证责任。

二、劳动规章制度的举证方法

为了做好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公示的证据保留工作,以下提供一些建议供参考:

1. 严格履行“民主程序”,并保留相关书面证据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流程为: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公示告知。因此,用人单位在制定和修改规章制度时,必须进行平等协商程序,并留好记录,保存相关证据,如会议纪要、讨论情况和经过、张贴公告的记录等。只有事先保留相应证据,用人单位才能证明其规章制度是经过平等协商程序且曾向劳动者公示、告知。

2. 严格履行“公示程序”,选择易于举证的公示方式,并保留书面证据

规章制度只有向劳动者公示才对劳动者产生约束力。因此,在规章制度公示或告知时,用人单位应选择易于举证的公示方式,并保留已公示或告知的书面证据。推荐的公示方式包括员工手册发放(要有员工签领确认)、内部培训、劳动合同约定、考试、传阅、入职登记表声明条款、意见征询等。尽量避免使用网站公布、电子邮件告知、公告栏张贴等不易于举证的公示方式。

三、合法性审查和补正

对于已经存在的劳动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进行合法性审查,从内容和程序两个方面加以补正。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规章制度,需要进行修订或删除,并重新履行法定程序,以使其具有法律效力。通过以上方法,用人单位能够更好地履行劳动规章制度的举证责任,并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严重失职的情况的法律判定标准

    严重失职的法律判定标准以及处理方式。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严重失职导致用人单位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受到法律关注。以案例说明,单位依据合法的规章制度解除严重违纪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仲裁过程中,单位提供的经员工签字认可的《员工手册》成为判定员工是否严重

  • 房产公证的法律效力

    房产转让的三种方式,其中房产公证是其中之一。公证可以证明房产的共同所有权,但只能作为权宜之计,最终需落实到房产证上。公证存在局限性,如一方私自变卖房产,另一方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房产证作为产权登记的凭证,比公证书更有法律保障。

  • 公证证据的效力

    公证证据的效力,包括公证效力概念、公证的证据效力概念以及公证书在诉讼中的证据地位。公证效力指公证机构所出具的公证文书在法律上的效果和约束力,包括公证的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和法律行为成立要件效力。公证书在诉讼中具有高于其他文书的证据地位,其证据效力也

  • 离职一年后,公司账不对,劳动者的责任如何承担?

    离职一年后公司账目出现问题时,劳动者的责任承担问题。劳动者通常不承担责任,但要协助处理原公司账目问题。员工辞职方式包括合同期满不再续签、提前30天书面辞职并与用人单位协商补偿方案以及满足法定条件的无条件辞职。用人单位需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

  • 玩忽职守导致公司受损被辞退的维权方法
  • 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补偿金吗?
  • 工作失误造成损失如何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