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标准要求公证申请人必须提供证明材料,证明其符合《公证程序规则》第9条对公证当事人的要求。申请人必须以自己的名义向公证机构提出公证申请,并与申请公证事项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公证活动以申请人的申请为基础,因此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应能证明其是适格的当事人。例如,在申请对手机中存储的短信进行证据保全的公证时,申请人应提供证据证明该手机及手机号码归其合法所有,如购买手机的发票、电话费账单、电信部门的相关证明等。
实体与程序标准要求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必须是合法和真实的。虽然《公证法》第27条将真实、合法和充分并列,但如前文所述,只有能用于认定事实的证明材料才能称为证据,合法和真实是公证机构认定证据充分性的前提,即证据的充分应包含合法和真实。此外,我们还需确认申请人获得证明材料的程序或途径是否合法。特别是在强调程序正义的今天,我们应更关注申请人获得证明材料的合法性。若了解到申请人获得材料的过程是非法的,应拒绝为其进行公证。
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可分为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前者指认识事物时与事物的本来面貌相一致,而后者是从法律角度认可的事实。公证员对证明材料真实性的认定应建立在法律事实的基础上,而不仅仅局限于客观事实。例如,在办理遗嘱继承权公证时,当事人提供了一份经公证的遗嘱和一份内容不同且未经公证的遗嘱,但后者的时间晚于公证遗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基于公证遗嘱办理继承权公证,因为公证遗嘱反映的是法律真实,而客观真实可能是立遗嘱人在后一份遗嘱中所反映的意愿。
充分标准要求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能够足以证明公证书中的公证事项,并且各个证明材料之间没有矛盾,相互印证,并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
走私核材料罪的认定标准,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走私对象限于核材料,具体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的行为,包括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核材料进出国(边)境。文章还介绍了与走私武器、弹药罪和非法买卖、运输危险物质罪的区别。
关于诈骗罪的数额认定标准和犯罪行为地的认定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诈骗数额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才属于“数额较大”,因此400元不构成诈骗罪。同时,诈骗行为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关于犯罪地的认定,包括犯罪的预备地、实行地和结果地,通常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云南省关于侵犯财产犯罪的数额认定规定,其中包括诈骗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和侵占罪的数额与情节的具体规定。根据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结合云南省司法实践,对不同犯罪的数额标准进行了详细阐述,并规定了不同数额下的情节认定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关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解释。详细阐述了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认定标准,包括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情形、酌情从重处罚的情形以及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同时,还明确了虚假恐怖信息的定义。对于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应选择一项重罪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