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农户之间发生宅基地权属争议时,双方应尊重历史,相互谦让,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2.双方协商成功后,最好签订协议。但协议达成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村民的合法权益。
1.如果协商不成,当事人任何一方或双方可向当地乡(镇)政府或土地管理所等受理机关提出处理申请。
2.申请处理时,应以书面形式写明以下内容:申请人、对方当事人的名称、地址;申请处理的事项、具体要求和理由;附上争议地块示意图;提供有关证据及其来源;提供证人的姓名、工作单位或地址。
3.受理机关应在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申请。决定受理的,应在10日内将申请书副本发送给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在接到申请书副本后的30日内提交答辩文书和相关证据。逾期不提交答辩文书的,不影响处理决定的作出。
4.受理机关决定不受理的,应在决定后10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1.如果乡镇不受理,当事人双方可直接向县政府或国土局申请处理。
2.如果符合受理条件,受理机关可先行调解宅基地权属争议。如果调解无效,应当作出处理决定。
行政诉讼中的共同地域管辖情况。包括经过复议的案件、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行政诉讼案件以及不动产涉及到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情况。同时,文章还涉及各级法院的管辖范围和行政案件的管辖原则。在多个法院有管辖权时,原告有权选择其中一个法院提起诉讼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规定如下:
我国《行政诉讼法》中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大多数行政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专业技术性强和影响大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而最高人民法院则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行政案件。
行政诉讼管辖的基本原则和级别管辖以及地域管辖。基本原则包括便于当事人参与诉讼、有利于法院审理和判决等。级别管辖是按照法院组织系统划分不同层级法院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地域管辖是同级法院在各自辖区内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包括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和
农村邻居宅基地纠纷,邻居家新盖房,墙角占我家宅基地范围内,大概80公分,我要求赔偿,最高能赔偿多少?因土地管理部门审批宅基地,侵犯了相邻关系人合法权益而引起的诉讼,人民法院应以行政案件立案审理。对于未经确权和统一规划的宅基地界址有争议、四至不明而引发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