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管辖 > 行政诉讼管辖中的特殊地域管辖规定的目的是什么

行政诉讼管辖中的特殊地域管辖规定的目的是什么

时间:2024-11-11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229

行政诉讼管辖中的特殊地域管辖规定的目的

我国行政诉讼中的特殊地域管辖规定旨在确保行政诉讼的效率和公正。特殊地域管辖是指根据法院辖区与诉讼标的或法律事实的隶属关系确定管辖权的一种管辖方式。

一、特殊地域管辖的目的

特殊地域管辖的设定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两便原则”。这一原则旨在便利当事人迅速、经济地进行诉讼,并帮助法院更好地审理案件和合理配置资源。

二、特殊地域管辖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案件类型,特殊地域管辖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的诉讼应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 保险合同纠纷

保险合同纠纷的诉讼应由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保险标的物是运输工具或运输中的货物,则可以由运输工具登记注册地、运输目的地、保险事故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3. 票据纠纷

票据纠纷的诉讼应由票据支付地或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4. 运输合同纠纷

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的诉讼应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5. 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的诉讼应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6.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的诉讼应由事故发生地、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7. 船舶碰撞或其他海事损害事故索赔

船舶碰撞或其他海事损害事故索赔的诉讼应由碰撞发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8. 海难救助费用

海难救助费用的诉讼应由救助地或被救助船舶最先到达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9. 共同海损

共同海损的诉讼应由船舶最先到达地、共同海损理算地或航程终止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以上是行政诉讼中特殊地域管辖的种类,根据具体案件的性质和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选择合适的法院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案件的指定管辖及其条件

    行政案件的指定管辖及其条件。指定管辖发生在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对行政处罚管辖问题存在纠纷或者因特殊情况无法行使管辖权时,由上级机关确定由谁管辖。管辖争议源于行政机关职责不清,社会生活、公共事务的管理交叉,权责不明确。在行政处罚实践中,因法律、法规规定存在

  • 行政诉讼中的管辖权选择

    行政诉讼中的管辖权选择问题。在涉及多个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时,原告可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选择其中一个提起诉讼。同时,最先收到诉状的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在特定情况下,受诉人民法院可一并管辖多个行政行为。当共同管辖发生争议时,可进行协商或指定管辖。确保行政诉

  •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管辖确定方法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的管辖确定方法。根据法律规定,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法院有管辖权。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三种情形,包括改变事实和证据的认定、改变适用的规范依据以及改变处理结果。

  • 行政诉讼裁定管辖的定义

    行政诉讼中的裁定管辖,包括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和管辖权的转移。文章详细解释了这些管辖方式的概念、应用场景和相关原则,如便于当事人参加诉讼、有利于法院审理和保障公正等。若对行政诉讼管辖有疑问,有在线律师提供咨询。

  • 行政案件的指定管辖
  • 案情简介
  • 行政诉讼证据中的书证是否可以单独作为定案依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