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移送管辖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经审查发现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范围,因此将案件移交给具有管辖权的其他人民法院进行处理的一种管辖制度。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2条的规定,如果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应当将其移送给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而被移送的人民法院则应当受理该案件。需要强调的是,移送管辖的实质是对案件本身进行移送,而不是对案件管辖权进行移送。
移送管辖主要发生在同级法院之间。被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立案程序及时受理案件,不得拒收、退回或再次自行移送。一旦案件被移送,原则上受移送法院即成为管辖法院,不得再次自行移送。如果对此有争议,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请确定管辖。
案件只能进行一次移送管辖。被移送的人民法院如果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应当向上级人民法院报请指定管辖,而不得再次自行移送。所谓的不得再次自行移送,意味着既不能将案件退回给原先移送的人民法院,也不能再次移送给其他人民法院,而只能按照规定向上级人民法院报请指定管辖。
治安案件的跨地域抓捕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进行异地抓捕。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但如果居住地公安机关更适宜管辖,也可以由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涉及特定案件的除外。公安机关在抓捕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确
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开展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试点工作的背景和重要性。由于部分地区司法环境欠佳和行政案件分布不均等问题,最高法提出在部分中级人民法院开展试点工作。此举旨在通过行政案件管辖制度改革,改善司法环境,统一司法标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并保障人民群众
管辖权转移的基本概念和条件,包括制度定义、四个条件以及三种情况。该制度主要针对行政诉讼中的管辖权转移,明确了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法院审理或自行审理的情形。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取消了从上级法院转移到下级法院的规定,体现了行政诉讼管辖权转移的特殊性
原告就被告原则与两便原则在行政诉讼案件中的关系和冲突。地域管辖遵循了原告就被告原则,体现了两便原则的精神内涵,便于群众诉讼和法院行使审判权。然而,在实践中,原告就被告原则也存在一些冲突,需要综合考虑案件特殊性和公正审判原则,适当调整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