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证据 >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应怎样确定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应怎样确定

时间:2024-11-23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409

法律咨询: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确定方式

律师回答:

起诉期限的确定主要依据两个时间点,即“起算日”和“起诉日”。只要确定了这两个时间点,那么二者之间的期间就是判断起诉是否超过法定期限的根据。

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有关内容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根据不同情况可以作出以下判决:

一、判决维持

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会判决维持该行政行为。

二、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

如果具体行政行为存在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要求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 主要证据不足
  2. 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3. 违反法定程序
  4. 超越职权
  5. 滥用职权

三、判决被告履行法定职责

如果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四、判决变更行政处罚

如果行政处罚显失公正,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如果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如果认为行政机关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违反政纪,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该行政机关或者其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人事机关;如果认为有犯罪行为,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检察机关。

最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需要得到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如果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需要得到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强拆补偿的法律规定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补偿协议订立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第二十八条 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征收补偿费用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并公布审计结果。

  • 行政诉讼官司多长时间判决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行政诉讼起诉的时间限制是指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执法主体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定期间。

  • 拆迁补偿不合理起诉时效为多长时间

    对拆迁补偿款有异议的,应该提起行政诉讼解决,而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为六个月,从当事人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开始计算的。《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

  • 强拆违法申请追责时效是多久

    房屋被强拆的,被强拆人提起行政诉讼的时效为作出强拆决定之日起六个月,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

  • 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
  • 不服征地补偿方案可否直接提起诉讼
  • 职工受伤住院一年申请工伤是否超过诉讼时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